院士的逝去,是台灣學術界的極大損失,真的令人懷念。後天開始新一屆院士會議,想再來看看幾位故去的大師。
半導體宗師 -- 施敏院士
劉大中院士 -- 財經論述一言九鼎
余英時院士 -- 全球頂尖的史學大師
曹永和院士 -- 台灣史研究先趨
羅銅璧院士-- 台灣蛋白質研究先行者
劉炯朗院士 --才華洋溢的教育家
科學,人文,教育,政治 -- 連絡 : pkwgsb@gmail.com
中央研究院第35次院士會議將於7月1日至4日在院內人文社會科學館舉行,200多位國內、外院士與會。本次會議並將推選出第34屆院士和名譽院士。
中研院指出,院士會議首日頒發院士證章並進行院務報告。7月2日上午有2場國際級主題演講,分別由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政治思想史教授理查‧柏克(Richard Bourke)主講「『東方主義』與西方:知識體系僅是權力的表達?」(“Orientalism” and the West: Are Knowledge Systems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Power?),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電腦科學與電子工程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Hsiang-Tsung Kung)主講「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Embracing Generative AI)。
院士會議次日下午,將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以「走向民主永續之路—國家希望工程的治理願景」議題,進行專題討論及與談。
會議期間將進行院士暨名譽院士選舉分組審查,於7月4日(星期四)綜合審查結束後,選出本院第34屆院士暨名譽院士。
中研院指出,院士為終身名譽職,職權包括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選舉評議員、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受政府及有關單位之委託,辦理學術設計、調查、審查及研究事項。
中研院現有院士 271人,其中數理科學組 65人、工程科學組58人、生命科學組93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55人,並有15位名譽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