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中研院公布第33屆19位新科院士及3位名譽院士


中央研究院第33屆院士暨名譽院士名單揭曉,共選出19位新科院士,3位獲選名譽院士。

針對選舉結果,院士會議發言人伍焜玉院士表示,院士選舉過程審慎嚴謹,經過多天多次詳細討論及審查,並以依法行政及最尊重候選人的方式處理院士國籍議題。


伍院士指出,今日公布的新科院士當選人皆屬本國國籍;除19位已確認國籍者外,另有票數通過當選門檻、但國籍待確認者計5位,生命科學組1人、工程科學組2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2人。由於中研院非國籍法最終認定單位,將協助當事人釐清,若有需要亦將請主管機關認定之,待確認適法後,才會公告並發給院士當選證書。


第33屆新科院士共19名院士如下,數理科學組:王建玲、王慕道、林麗瓊、陳騮、彭仁傑。工程科學組 :安介南、吳詩聰、郭宗杰、陳自強、蘇玉本。生命科科學組 :司徒惠康、吳慶明、林昭庚、林慧觀、施明哲、唐堂、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李怡庭、李豐楙、歐陽文津。


本屆新科院士以生命科學組6人最多,數理科學組5人、工程科學組5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3人,其中女性院士共有4人。最年輕的是生命科學組吳慶明(男,51歲),最年長的是數理科學組陳騮(男,76歲)。


今日
另選出2022年名譽院士3位,頒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大衛.莫里斯物理學講座教授史東愛(Edward Carroll Stone)、日本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暨特聘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及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人類學系教授凱博文(Arthur Kleinman)。


史東愛曾於1984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本庶佑曾榮獲2018年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凱博文曾榮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Wellcome Medal、美國人類學會最高成就Boas獎、美國心理分析學會的終生成就獎等。


現有院士264人,新院士出爐後,也讓院士增至283人。名譽院士原亦增加至16人。


33屆新科院士暨名譽院士名單如後(依姓氏筆畫排序):






2022年名譽院士




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院士選舉審查開始,三天困難且複雜的競爭


 院士會議今日開始分組審查院士候選人,依程序走,後天投票選出第三十三屆數理、工程、生命和人文四組新任院士。


昨天院務會議報告中,先起立為四年來逝世的院士們默哀一分鐘,當同仁一一唸出逝世者姓名,令人心情不捨與難過,名單共有二十九位院士,難以言語。


按,中研院上屆,第三十二屆,四組共選出二十一位新院士,此刻,顯示出學術研究傳承刻不容緩。


雖然疫情干擾,常有臨時狀況,昨日院士會議仍順利進行,除了報告研究院的多項出色學術成果,也強調了研究院內跨領域的合作情形。這可從主題演講座談,由院內物理所、生命科學分生所和文哲所三位研究員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長共同座談,看出了院長廖俊智領導研究院的企圖心和多元化。


關於本屆院士選舉,稍微複雜,由於外界的關切,在整個提名過程中,有撤銷聯署人提名的案例。另有提名人逝世,已被提名者是否仍具參選效力?有被提名人不幸逝世,選舉是否仍繼續被列名進行?研究院已從尊重、務實和法律面思考處理,提出確定候選人名單。


至於院士選舉,必然不輕鬆。根據經驗,從被提名人到成為候選人,再當選院土,人數約略減半再減半,舉例若有三十位被提名人,只有約共十六位成為候選人,最後有八位成新院士。通常成為候選人機會稍高,但進行審查和最終投票就相當嚴格了。過往數理和工程同組,候選人較多,當選人數亦較多,現已分成兩組,各組候選人和當選人必然較少了,且看下去吧。


由於是實體和線上同步會議,為配合海外院士時差,中研院特別將審查和投票都安排在早上8時開始,甚至7時30分,亦是有心辦好會議了。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第三十四屆院士會議今日登場,期待看到會議的精神和意義


一延再延,中研院第三十四屆院士會議和第三十三屆院士選舉,終將於四日登場,無論國際國內大事如何目不暇給,院士會議仍是國內學界盛事。畢竟聚集眾多出色學者專家,大家都希望他們能提出些看法,作出些建議。台灣目前正面臨諸多課題,院士們應有很多可以展現專業的機會。

依照經驗,院士會議大約仍可分為幾大項目,包括專題演講和院務報告,院內議案討論(院士相關、研究院相關)和院外議案討論(國內疫情、教育發展、科技發展、政治改革、環保議題等),和新院士選舉。由於距上屆會議已有四年(2018年7月至今),加上國內情勢變動不小,因此院士會議應該有不少可談。


有一說,由於covid-19疫情,本次會議可能會縮減若干內項和程序。但一般認為,由於議期仍是四天,該進行的仍應有所呈現。


這四年來,中研院發展迅速,並伴隨著量變與質變,甚至直衝價值核心,研究院本身的角色亦有時產生困惑。本土化、內縮化、集中化等何去何從?改革聲音此起彼落。有院士指出,無論氛圍如何,總是要由研究院的同仁和院士們自己決定方向和目標。


本次會議另一項挑戰是,由於疫情,將採取實體和線上同步進行,會議如何運作仍有待觀察,各分組召集人和主席要能充份掌握狀況。


另要一提的事是,院士會議中的人與事,常常被摻滲政治醬料,或者是被動,或者是主動。屆時,一會兒學術放兩旁,政治擺中間,很正常普通。重點是,期盼院士會議能讓國人看到本會議的精神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