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第三十二屆院士選舉,觀察與思維


院士選舉,是肯定和鼓勵。可以作為了解趨向,亦應探討遺珠,檢視忽略。
幾項觀察可供參考,人文社會組當選者普遍資深,應與領域特性有關,于君方女教授以八十高齡獲選院士,另一位杜維明則是七十八歲,可見人文社會組有「老年桂冠」的特色,值得追尋其學與思。
人文組的鄭毓瑜院士,係台大中文系博士,能夠在院士多為國外博士學歷的情形下,突破障礙,以本土文學博士叩關成功,很可作為榜樣。
數理和工程組都沒有選出女性院士,應是遺憾。科學發展要走下去,一定要不斷突破,但若少了女性,終是難成大局的。看看現在的總統府科學獎,舉辦了很多屆,至今看不到一位女性當選者,你就不會奇怪女性在數理工程領域的處境了。
本次未看見到名譽院士選舉和當選人,不知是沒有候選人,還是一位都沒有選上?之前研究院視名譽院士選舉為重要項目,為何本屆有如此的情形?

回過頭來說,能夠一次就能選上院士者很少,研究工作多是累積成就,精益求精,挫折和遺珠有時真是常態,堅持不懈才是通往榮耀之路。

中研院士會議選出二十一位新科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五日選出第32屆新科院士,四組共有21位學者當選,包括數理科學組5人、工程科學組5人、生命科學組6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5人
新科院士及學經歷和專長如下:

錢嘉陵、王寶貫、鄭建鴻、李定國、蔡安邦
梁錦榮、何德仲、張世富、盧志遠、王中林

郭沛恩、汪育理、傅嫈惠、葉錫東、陳列平、鍾邦柱

杜維明、高彥頤、孫天心、于君方、鄭毓瑜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五日選出第三十二屆中研院院士,會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院士會議重頭戲,第三十二屆院士選舉,已展開四組的分組審查,五日正式進行投票選舉,預計傍晚前即會產生新科院士。

探訪後稍有訊息。工程科學組,盧志遠博士已得到總統科學獎,得到眾數院士的肯定,稍早一次前往在台北某大飯店聚會, 就已有人對其表示看好;數理科學組的李定國博士,上次只差一票,又有多位物理界大老的背書,應有很大機會;生命科學組的傅嫈惠博士,甫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已是十拿九穩能成為中研院士。有院士進一步說,近年中興大學出了二位女性傑出校友蔡立慧院士,余淑美院士,再加上本次的傳嫈惠,可歸功於以農學起家 — 興大的教學成就,且都是女性校友,應是興大「雙佳話」;至於人文社會科學組,大約是多年來該組參選最踴躍的一次,最後從十六位參選人中很困難的推出了十位候選人,不知可否解讀為人文社會學者更正面看待「學術桂冠」了?

院士們最多可以自各組選出十位院士,但還要考量各組候選人數和學術水平。有院士估計,工程科學組應會選出六至七位院士、生命科學組會選出七至八位院士、數理科學組會選出五至六位院士、人文社會科學組會選出五至六位院士。無論競爭和學術水平如何,候選人中一次就能選上院士者,不多。有院士還指出,過去未能選上院士者,本次也有可能得到最多票的支持而成為院士。這可能因學術研究有了突破,或與對手候選人的實力差異等有關,常會有變數。

還是一句老話,但是很真,「院士不好選,能被提名院士,就是很值得榮耀的學術成就了」。

爭辯「管案」,才是院士本色


院士提案中與「管案」相關一案,果然引發激烈爭辯,但也不足為奇,院士們都是學者,都有個人看法,亦各有立場,只是討論較「理性」,投票亦「平和」。四組共提出的七個議案中,六個表決皆遠超過半數獲得通過,只有「關於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與遴選結果,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案,爭論大。

檢視院士們對此案的發言,前教育部長,杜正勝院士先前已在人文科學分組中反對提出此案,先表明此人文組全體院士的提案並不包括他本人,接著從法規和教育部的責任來說明該案的不恰當,遴選程序有瑕疵。杜院士的發言態勢,一秉他過去文人任官少見的堅持和自信。人文組的丁邦新院士,仍有過去「言軟理硬」的本色,強調本案並非個案,現還不見新的教育部長,中研院必須對「管案」的影響表態。

生命科學組的周昌弘院士、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院士、林明璋院士、廖運範院士、陳定信院士等相繼發言反對提案,並有提出擱置(撤案)要求。周昌弘表示,教育部依法行政,那有錯?而前兩天有傳出可能接教育部長,經訪問求證立即表態否認的李文華則表示,國內國立大學校長選舉根本是個笑話(joke),應立即改革。

杜正勝再發言維持己見,丁邦新亦未示弱,周昌弘以自身曾在屏科科技大學任校長經驗說明其反對該案的理由。胡正明院士和項武忠院士則對提案表達附議,要求表決。

主席廖俊智院長詢問議事組,依會議規則,因有提出「擱置」要求,必須先對「擱置」案表決,若未獲通過才能對「提案」表決。清點在場院士有138人,表決「擱置」案同意有44人,未過半。接著對「提案」表決,80票同意,過半數所需70人,提案通過,有聽到不少掌聲。

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上,院士通過提案,正式對「管案」表達看法。

政治性議案,在任何場合都會有爭議,即使是純學術議場。有人說,現場觀察有些感觸,爭辯才是院士本色。撇開個人觀點和立場,杜正勝院士和丁邦新院士依然是「大言論家」。在那樣的時空,能發言者多是資深院士,平均歲數約在八十以上,而爭辯會持續,只是代有人才出,繼領風騷,爭取自由和獨立空間?

院士會議,只是社會的具體而微,還有人說,管中閔士院和吳茂昆院士不好意思出席晚宴、院士會議,怕是見面尷尬,這是什麼考慮啊?希望有其他更好未能出席院士會議的理由?有冤有理就來談辯吧,可不能放棄忘記院士們的責任和功能啊!

院士會議提案,有爭議有共識。


三日的院士會議進行綜合議案討論,四組院士共提出七案,有爭議有共識。

提案重點多在科技政策形成過程、人才培育、經費編列、和政府一例一休制度對研究人員造成的問題等,都經過討論後通過,將呈送總統府。完整呈現七議案,供參考。



其中之一由人文與社會科學組院士提案,第六案,有關「關於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 … 」案,雖強調該提案並無針對性,是通案,但明顯與近日「管案」有關聯,因此討論特別激烈,最後表決「擱置」未獲通過,表決「提案」則獲得通過。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改革中研院 廖院長要拿出魄力


第33次院士會議七月二日展開,本次會議除了依例選出新科院士,還有一項重大任務,中研院「組織與運作改進委員會」將提出改進建議。此一建議包括改進評議會組織與功能、院長遴選程序、院士選舉候選人產生方式等。若經院士會議討論通過,並完成必要程序,未來將採行新的作業方式,這亦是中研院決策中樞—評議會和院長院士選舉,數十年來最大的變革。

所謂「結構影響表現」,研究院成立恰屆九十週年,已能穩健運作和背負前瞻使命,現中研院挑戰發展分水嶺,特別令人關切其改進後的成效。

所謂改進後成效,自然是要能摒除現行制度的缺失,七月三日的會議應先檢討列出過去這些缺失,再看改進建議是否能對症下藥。例如有院士已表達了評議會權力強大,表現效能卻未能彰顯;院長候選人為何最後是推舉出三位候選人,向評議會報告,再請總統圈選和任命,為何不是推舉出四位後選人?因為院士已有四組,各有傑出候選人;院士選舉改進方向偏重過程,亦應討目前的候選人和當選人的學術領域不夠多元,造成不少出色的學者難以成為院士?只因主要是由院士們選出新院士?等等。改革應與時俱進,力求周延。

廖俊智院長致詞時談到了研究發展,強調出二大重大任務,「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和「中研院南部院區」綜合規劃案,第一棟建物已動土,預計明年十二月完工等。此二者為科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硬體已見成績,軟體和人才則尚待檢視。

目前,中研院應得到了總統府全力的支持,副總統陳建仁亦是院士,更可以樂觀看中研院的發展。但是所有的好事,都要先看中研院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亮眼,一切則都是難事。有關研究發展的人才問題,過去是,各大學有學生,中研院不能收學生,缺少研究助手,而現在大學招不到學生,中研院多年前推出國際研究生學程,並另與國內大學合辦國內博士班學位學程,這為人才問題找到了活水。

有關學術醜聞,廖俊智指出,學術誠信與倫理是學術研究的基石,不可動搖,已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和推動「研究誠信提昇計畫」。其實,在中研院內,研究倫理並非新近議題,記得於民國九十二年九月,距今已十五年,李遠哲任院長時代,就有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概念夠早夠好,但其後未見功能。根據經驗,類似自律和反省的組織,複雜又得罪人,常容易成為「聊備一格」,造成學術醜聞始終難以消弭,屆時又有一堆理由。

因此,廖院長要拿出改革研究倫理的魄力,這個決心,遠比所有條文和規定都重要

中研院的種種計畫和改革,值得各界仔細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