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陳之藩去世,令人憶起與胡適的過往



昨日傳出,在工程和文學界聞名的陳之藩博士逝世,令人惋惜。

二月二十四日,學界剛感念前中研院長胡適逝世五十週年,胡適生前的好友陳之藩於二月二十五日離世,兩人告別俗世僅差一天,有些巧合。

胡適與陳之藩過去雖然不在同處工作研究,但常聯繫,兩人的通信情形很受關注,談到諸多有趣或嚴肅話題,亦成為學界和史界的研究題材。當年,胡適突然去世,陳之藩甚感難過,寫了多篇文信給在天上的好友,之後並將其集結在散文集中。

胡適是於民國五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棄世,陳之藩有一封信是於不久後的三月十一日寫給胡先生的。信這樣說:「適之先生,天上好玩嗎?希望您在那兒多演講,多解釋解釋,讓老天爺保佑我們這個可憐的國家,我們這一群茫然的孤兒」話語表明了,陳之藩與胡適有不錯的交情,和自己對「失根」的感嘆。

多數人對陳之藩的文學作品有所了解,實際上,他的電機和系統工程專業亦有可觀,得到過多項榮譽,並曾與多位學界重量人士如韓光渭院士和邢慕寰院士合作科研發展。

由於學術成就出色,陳之藩曾被提名參選中研院院士選舉,惜未能入選。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胡適 逝世五十週年 難以忘懷的前中研院長

             
今日是胡適先生逝世五十週年,一直敬佩這位「實驗主義大師」。

未及而立之年,已成為新思想和新學術的領導人物,怎麼不受矚目。他說:「我的長處是明白清楚,短處是淺顯...。我抱定一個宗旨,做文字必須要叫人懂得,所以我從來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淺顯。」他提倡科學方法,倡言大膽假設,成為了新運動。尼采說,現今時代是一個「重新評估一切價值」的時代。這就是胡適新思潮的具體精神,此仍然值得今日的中研院參考。中研院來了這位院長,提高了中研院的地位。

如何看胡適的偉大?想想胡適的過去,讀讀他的思想「容忍與自由」,可以找到若干答案。

附:兩張個人於去年十二月十七日,胡適先生一百二十歲誕辰紀念日,在其南港墓園前所攝相片,包括一張彭明敏的「追思 胡適院長」。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4G 議題,新內閣的差異觀點


政務委員張善政甫上任,4G(第4代無線通訊系統) 議題立即檯面,同時也突顯新內閣的第一波意見差異。不過,應視之為正面發展,必須繼續觀察,同時鼓勵官員對話,找出對台灣最有利的政策。

新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任政務委員並領導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時,多次強調台灣必須立即推動4 G建設,並且拿台灣和韓國相較。去年底在台大集思會中心演講時,並且特別強調4 G建設再慢就來不及了。當時,私下訪問,有人贊成,有人不以為然。

儘管4 G屬電信業務,應是另一位政務委員的管轄內容,朱敬一仍然以關心台灣發展的角度提出看法,有勇氣,這是他一致的個人風格,認為該說就說。例如中時和聯合之前分別報導了:

…當著行政院長吳敦義與各部會首長面前,政務委員朱敬一為財政部長李述德上了寶貴的一堂課。把過度減稅當成政績宣揚、並且錯誤解讀經濟成長原因的李述德,真該好好補課,不要再到處炫耀「債留子孫」的「政績」了。(中時)

…行政院會昨天出現難得的政務委員、部長對辯激烈場面。財政部長李述德報告稅改成果,遭政委朱敬一質疑誤導,「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是無法永續的!」李不甘示弱反駁,政府收入來源多元,「不要什麼事都要政府去做!」現場火花四射,閣員面面相覷。(聯合)

李述德後來下台,當然會有人對這些插曲有所聯想,至少應是他離開的諸多原因之一。

昨日,張善政在首次參加的行政院會中指出,4G推動進程,應求國家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他說,「不要為了4G而4G」,難道「韓國有4G我們就一定要有4G?」。目前4G有些技術仍有瓶頸,若貿然推出,技術不成熟的時候很貴,物美價廉的目的不見得能達得到。現在3G技術不斷進步,同樣目的也許3.5G、3.7G更能做到物美價廉。張善政的具體看法仍待探討,不過可看出他認為4G議題應有更多考量。

內閣們對政策有不同意見,可大家思考,理性辯論,這是好事,全民之福。不過4G會是另一個內閣再強烈對話的爆點嗎?是否仍然只要「用膝蓋想」呢?還不知道。至於對其他議題,差異觀點應會繼續出現。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劉兆漢院士獲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中研院新的人事消息,劉兆漢院士甫獲選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實至名歸。前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研院院士吳茂昆一如預期到東華大學接任校長。前農業生物科技中心特聘研究員蕭介夫獲聘義守大學校長。

目前,研究院內多所所長將出缺,待遴聘。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李定國卸任,現為物理研究所代所長。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德章接任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人事變化多,中研院表示,將擘畫出中研院學術發展新方向。

科技新首長,專業佳,運作學問大



政務委員朱敬一變卦了,未回到學術界而成為國科會主任委員,未來又極可能為成為首任科技部長。

作一位教授,必須以身作則,言而有信,才能指導學生。但是,作為一位官員,就要考量許多事情,包括最棘手的人情事故,所以去年底在台大集思會的「科技降龍十八掌」演講,在滿場的同學和學界等聽眾面前說,太太要求並和已她說好,不管如何,今年一月中就要離開政府回到學校。結果,只好重新規畫生涯。

官場和學界如何來來去去,常有複雜因素,外人未必理解,但可以說,朱敬一很傑出,有想法,又熟悉國科會事務,肯定會在國科會有大作為,眾人可以期待。

這一波人事,在科技相關部門中,除了朱敬一外,尹啟銘主委,張善政政務委員,陳振川主委,蔣偉寧部長等均是優秀的人選,又有實務經驗,位置亦擺得合理,如果放下本位,與其他首長和政務委員配合得好,可組成一個很好的行政團隊。

國科會過去總是被指出只是撥錢單位,有推出各種計畫讓學界申請,但卻不敢勇於要求學界拿出好的研究成果,此有待探討,各界可先聚焦朱敬一如何面對此議題。不希望總是聽到老調:要爭取更多的錢才能做更多的事。

長久以來,高層任用內閣有基原則,會說,會寫,學問好,離開職位的李述德和吳清基幾乎是被罵下台的,而且當時自己的同僚也指責多多,有人說這對認真的閣員不太公平,但這就是政治。有時必須開罵,有時會被痛罵,這才能夠推動政策,因此要隨時提醒調整自己。

倒很特別的是,過去「八仙經濟學」教科書,可能會因為此次人事改組而更加受注意?一系列由朱敬一、林全、陳昭南、陳添枝、管中閔、毛慶生、許松根、黃朝熙等合著編校的「基礎經濟學」等書中,作編者有三位中研院士,多位曾現任部長、政務委員和知名教授等,很鑽石的組合,會水漲船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