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第三十二屆院士選舉,觀察與思維


院士選舉,是肯定和鼓勵。可以作為了解趨向,亦應探討遺珠,檢視忽略。
幾項觀察可供參考,人文社會組當選者普遍資深,應與領域特性有關,于君方女教授以八十高齡獲選院士,另一位杜維明則是七十八歲,可見人文社會組有「老年桂冠」的特色,值得追尋其學與思。
人文組的鄭毓瑜院士,係台大中文系博士,能夠在院士多為國外博士學歷的情形下,突破障礙,以本土文學博士叩關成功,很可作為榜樣。
數理和工程組都沒有選出女性院士,應是遺憾。科學發展要走下去,一定要不斷突破,但若少了女性,終是難成大局的。看看現在的總統府科學獎,舉辦了很多屆,至今看不到一位女性當選者,你就不會奇怪女性在數理工程領域的處境了。
本次未看見到名譽院士選舉和當選人,不知是沒有候選人,還是一位都沒有選上?之前研究院視名譽院士選舉為重要項目,為何本屆有如此的情形?

回過頭來說,能夠一次就能選上院士者很少,研究工作多是累積成就,精益求精,挫折和遺珠有時真是常態,堅持不懈才是通往榮耀之路。

中研院士會議選出二十一位新科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五日選出第32屆新科院士,四組共有21位學者當選,包括數理科學組5人、工程科學組5人、生命科學組6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5人
新科院士及學經歷和專長如下:

錢嘉陵、王寶貫、鄭建鴻、李定國、蔡安邦
梁錦榮、何德仲、張世富、盧志遠、王中林

郭沛恩、汪育理、傅嫈惠、葉錫東、陳列平、鍾邦柱

杜維明、高彥頤、孫天心、于君方、鄭毓瑜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五日選出第三十二屆中研院院士,會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院士會議重頭戲,第三十二屆院士選舉,已展開四組的分組審查,五日正式進行投票選舉,預計傍晚前即會產生新科院士。

探訪後稍有訊息。工程科學組,盧志遠博士已得到總統科學獎,得到眾數院士的肯定,稍早一次前往在台北某大飯店聚會, 就已有人對其表示看好;數理科學組的李定國博士,上次只差一票,又有多位物理界大老的背書,應有很大機會;生命科學組的傅嫈惠博士,甫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已是十拿九穩能成為中研院士。有院士進一步說,近年中興大學出了二位女性傑出校友蔡立慧院士,余淑美院士,再加上本次的傳嫈惠,可歸功於以農學起家 — 興大的教學成就,且都是女性校友,應是興大「雙佳話」;至於人文社會科學組,大約是多年來該組參選最踴躍的一次,最後從十六位參選人中很困難的推出了十位候選人,不知可否解讀為人文社會學者更正面看待「學術桂冠」了?

院士們最多可以自各組選出十位院士,但還要考量各組候選人數和學術水平。有院士估計,工程科學組應會選出六至七位院士、生命科學組會選出七至八位院士、數理科學組會選出五至六位院士、人文社會科學組會選出五至六位院士。無論競爭和學術水平如何,候選人中一次就能選上院士者,不多。有院士還指出,過去未能選上院士者,本次也有可能得到最多票的支持而成為院士。這可能因學術研究有了突破,或與對手候選人的實力差異等有關,常會有變數。

還是一句老話,但是很真,「院士不好選,能被提名院士,就是很值得榮耀的學術成就了」。

爭辯「管案」,才是院士本色


院士提案中與「管案」相關一案,果然引發激烈爭辯,但也不足為奇,院士們都是學者,都有個人看法,亦各有立場,只是討論較「理性」,投票亦「平和」。四組共提出的七個議案中,六個表決皆遠超過半數獲得通過,只有「關於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與遴選結果,請教育部遵照大學法規定及精神,執行校長聘任事宜」案,爭論大。

檢視院士們對此案的發言,前教育部長,杜正勝院士先前已在人文科學分組中反對提出此案,先表明此人文組全體院士的提案並不包括他本人,接著從法規和教育部的責任來說明該案的不恰當,遴選程序有瑕疵。杜院士的發言態勢,一秉他過去文人任官少見的堅持和自信。人文組的丁邦新院士,仍有過去「言軟理硬」的本色,強調本案並非個案,現還不見新的教育部長,中研院必須對「管案」的影響表態。

生命科學組的周昌弘院士、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院士、林明璋院士、廖運範院士、陳定信院士等相繼發言反對提案,並有提出擱置(撤案)要求。周昌弘表示,教育部依法行政,那有錯?而前兩天有傳出可能接教育部長,經訪問求證立即表態否認的李文華則表示,國內國立大學校長選舉根本是個笑話(joke),應立即改革。

杜正勝再發言維持己見,丁邦新亦未示弱,周昌弘以自身曾在屏科科技大學任校長經驗說明其反對該案的理由。胡正明院士和項武忠院士則對提案表達附議,要求表決。

主席廖俊智院長詢問議事組,依會議規則,因有提出「擱置」要求,必須先對「擱置」案表決,若未獲通過才能對「提案」表決。清點在場院士有138人,表決「擱置」案同意有44人,未過半。接著對「提案」表決,80票同意,過半數所需70人,提案通過,有聽到不少掌聲。

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上,院士通過提案,正式對「管案」表達看法。

政治性議案,在任何場合都會有爭議,即使是純學術議場。有人說,現場觀察有些感觸,爭辯才是院士本色。撇開個人觀點和立場,杜正勝院士和丁邦新院士依然是「大言論家」。在那樣的時空,能發言者多是資深院士,平均歲數約在八十以上,而爭辯會持續,只是代有人才出,繼領風騷,爭取自由和獨立空間?

院士會議,只是社會的具體而微,還有人說,管中閔士院和吳茂昆院士不好意思出席晚宴、院士會議,怕是見面尷尬,這是什麼考慮啊?希望有其他更好未能出席院士會議的理由?有冤有理就來談辯吧,可不能放棄忘記院士們的責任和功能啊!

院士會議提案,有爭議有共識。


三日的院士會議進行綜合議案討論,四組院士共提出七案,有爭議有共識。

提案重點多在科技政策形成過程、人才培育、經費編列、和政府一例一休制度對研究人員造成的問題等,都經過討論後通過,將呈送總統府。完整呈現七議案,供參考。



其中之一由人文與社會科學組院士提案,第六案,有關「關於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制度 … 」案,雖強調該提案並無針對性,是通案,但明顯與近日「管案」有關聯,因此討論特別激烈,最後表決「擱置」未獲通過,表決「提案」則獲得通過。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改革中研院 廖院長要拿出魄力


第33次院士會議七月二日展開,本次會議除了依例選出新科院士,還有一項重大任務,中研院「組織與運作改進委員會」將提出改進建議。此一建議包括改進評議會組織與功能、院長遴選程序、院士選舉候選人產生方式等。若經院士會議討論通過,並完成必要程序,未來將採行新的作業方式,這亦是中研院決策中樞—評議會和院長院士選舉,數十年來最大的變革。

所謂「結構影響表現」,研究院成立恰屆九十週年,已能穩健運作和背負前瞻使命,現中研院挑戰發展分水嶺,特別令人關切其改進後的成效。

所謂改進後成效,自然是要能摒除現行制度的缺失,七月三日的會議應先檢討列出過去這些缺失,再看改進建議是否能對症下藥。例如有院士已表達了評議會權力強大,表現效能卻未能彰顯;院長候選人為何最後是推舉出三位候選人,向評議會報告,再請總統圈選和任命,為何不是推舉出四位後選人?因為院士已有四組,各有傑出候選人;院士選舉改進方向偏重過程,亦應討目前的候選人和當選人的學術領域不夠多元,造成不少出色的學者難以成為院士?只因主要是由院士們選出新院士?等等。改革應與時俱進,力求周延。

廖俊智院長致詞時談到了研究發展,強調出二大重大任務,「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和「中研院南部院區」綜合規劃案,第一棟建物已動土,預計明年十二月完工等。此二者為科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硬體已見成績,軟體和人才則尚待檢視。

目前,中研院應得到了總統府全力的支持,副總統陳建仁亦是院士,更可以樂觀看中研院的發展。但是所有的好事,都要先看中研院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亮眼,一切則都是難事。有關研究發展的人才問題,過去是,各大學有學生,中研院不能收學生,缺少研究助手,而現在大學招不到學生,中研院多年前推出國際研究生學程,並另與國內大學合辦國內博士班學位學程,這為人才問題找到了活水。

有關學術醜聞,廖俊智指出,學術誠信與倫理是學術研究的基石,不可動搖,已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和推動「研究誠信提昇計畫」。其實,在中研院內,研究倫理並非新近議題,記得於民國九十二年九月,距今已十五年,李遠哲任院長時代,就有成立「學術倫理委員會」,概念夠早夠好,但其後未見功能。根據經驗,類似自律和反省的組織,複雜又得罪人,常容易成為「聊備一格」,造成學術醜聞始終難以消弭,屆時又有一堆理由。

因此,廖院長要拿出改革研究倫理的魄力,這個決心,遠比所有條文和規定都重要

中研院的種種計畫和改革,值得各界仔細看下去。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管爺,恃才傲物?還是舍我其誰?


任何重要人事新聞出現,總伴隨「曝光效應」、「西瓜效應」、「造神運動」等,看了令人哭笑。選舉,各有解讀,媒體有時難以相信結果,甚至令非常接近選舉過程的人士也大出意外。但是選舉結果,總有蛛絲馬跡,任憑地心引力再強大,人是如何的不小心,眼珠和眼鏡不是那麼容易地掉到地面上的,只是大家未能體察其中線索。

筆者一向關注學界人事重要更迭,管中閔教授成為台大新任校長前,曾與多位關心此次校長選舉的人士交談後認為,管教授或有若干支持者,但是,以為得票只會有少數,其中有一張「鐵票」,來自「國富集團」(國泰和富邦)。沒想到大出意外,是歷來觀察研判各學術選舉結果中的最大失準。

鐵票之認定,除了與富邦高層重重關係性的邏輯推測外,管教授任國泰台大產學合作的首席經濟學者,任誰都會有自認為最佳的投票思維。倒是某些媒體在台大公佈新校長人選後,急著說明是有三位產業界人士支持管爺,成為獲勝關鍵,似是而非。

訪問關係人士,他說,投票都是不公開,連開票者都不知誰投了誰?你又怎知誰投了誰?即使投票者表示投了誰,也未必為真。有可能是,為了向管爺表態「我投了你哦」,又不好意思突出,只好說了有三位?

先插入「國泰台大產學合作」案,是令若干校內人士甚為介意的案子,不是要懷疑其定期提出的財經報告內容,而是這種將最高學府之名放在企業名之後,妥適嗎?這種冠名方式,有多大的代價意義?這似不符管爺的調性。

來看為何管爺為何會當選前,先來看二十一位遴選委員,約可分成三大類,中研院派、台大派和社會企業派三組和教育部代表。原以為中研院和台大派會領先,結果三派遴選委員各有看法,管爺應是在三派中都有支持者,台大內的候選人等功敗垂成,也多少歸因未有院士光環。

追看幾項選舉結果的外圍訊息,純個人觀察。不管得票情形,可以延伸思考一下,或有助走得更穩健。
  1. 台大醫學院內,進入「後醫學大老時代」,從上屆遴選到本屆,內部對立未見和解,還被批「學術倫理不堪一擊」,成為遴選過程中的弱勢。
  2. 遴選的贏家,除了管爺,還有前校長陳維昭和國富集團。若校友會和校方互動不佳,就可以看報紙聊八卦了。
  3. 王汎森院士未能入選第二階段,是不能接受的結果。他的思維軟中見硬。放眼國內文史學者,即戰力名列前沿。
  4. 候選人若未具中研院士身份,關鍵時期就會有不利影響了。某些場合,院士頭銜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在高層學術評審作業中,尤其如是。
  5. 周美吟院士從原分所所長,女科學家獎,院士,副院長一路過關,但離開了研究院,就須邁入另一種思考。
  6. 台大和中研院必須真正進入另一個合作境界。中研院需要大學博碩士生,以取得研究助手;要與各大教學醫院合作,以取得資訊。中研院如何能給各大學更多?
  7.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角色,似有非有,但推測未必與中研院內密合。
  8. 學校行政會議推薦的遴選代表,似幫了管爺大忙。
  9. 陳弱水教授廣受師生支持,終會撥雲見日。有人說,他是余英時大師三大得意弟子之一(另二人為王汎森院士,黃進興院士,)。至今不解為何會在院士選舉中落敗。
講到校長不可任非國營事業獨董,當今環境此應是多此一慮了,眾目睽睽下,又能幹得了什麼了不起的勾結呢?對此議題有興趣的人不妨到其他國內大學看看,那麼多的高科技公司,過去或現在就沒有一家請過校長任獨董的嗎?要做爛事,還要有這樣的名頭才行嗎?

選舉結果產生,自然會歸納管爺一路以來的成功密碼,就讀非志願大學或學系的同學可以特別注意。從其過去到今日約可見其「四部曲」,在當預官時搭乘往東引的船上徹底下了決心,在美國求學找到好導師,堅定的信念,和勇於挑戰新趨勢。若將此模式放在學界以外,任何只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堅持一段時日也多能有所成績。

有外界,包括管爺自己,都認為過去在建中和文化學院求學生活是「魯蛇」過程,浪子回頭,有人說,這更多是製造了「反差」,使目前的成就更有張力性和故事性。民國六十多年,大學錄取率是百分之二十幾,考上台大非常不容易,管爺考上了文化經濟系。事實上,有的家裡學生考上了文化學院亦會放鞭炮為賀。以統計學理論,重考或者考上註冊後休學再重考者約佔半數,所以是屬常態。管爺欲尋求突破,才有了很大的覺醒和改變。管爺的建中學長,大導演楊德昌亦有很大的改變,上了交大控制系,又留學美國,留在工程界必有大好前程,結果卻在電影藝術大放異彩,建中的南海歲月應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而有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巨作,多是堅持所愛吧! 「精英」和「魯蛇」或只是決心的差別!

不知道管爺會如何帶台大,大概連他自己都未必能有肯定答案。高層次的遴選,就是看候選人過去的經歷和對候選人的綜合印象。所有的政見發表都是願景描述,或者是作文與演講比賽,沒有實踐之前,永遠難以檢驗。就來看看筆者對管爺的經歷和印象,並提出些「對比」, 以為強化。

從1998年5月一本「基礎經濟學」第一版說起,有台大和其他大學的七位教授合寫了這本書,其中經濟學界大咖陳昭南,朱敬一,林全,陳添枝等都是作者,加上編校管中閔共八人,乃自稱該書為「八仙經濟學」,各顯神通,後來多位作者都成為重量級人士。為何管爺是編校?有人多年後問了這樣的問題?因為他組織力強,且有想法和方向。(朱敬一與管爺在建中是隔壁班同學,當年考上台大經濟系,後比管爺(2002年)早兩屆四年,選上中研院士(1998年)。但朱敬一在上屆台大校長遴選中未能出線。朱院士學問好,能寫又能說,若能成為台大校長,校園應會很有趣。朱院士喜歡消遣政客,或是囿由人情,至今仍在政壇,任駐WTO代表。前行政院長林全為朱敬一的老夥伴,林全已到業界,猜想朱敬一不久後亦會異動。今天書店可看到「基礎經濟學」第七版,管爺被介紹是「初版編校」。
寫書,管爺相對較少,真正只出版過一本教科書「統計學:觀念與方法」(1999年。說開始是受朱敬一院士的鼓勵),是不少想考研究所和高普考考生的必讀「聖經」。可見他秉持著著作在精不在多,發表論文重於專書的原則。他在「統計學:觀念與方法」序言中指出,「坊間統計學教科書雖已汗牛充棟, 但至少有五千六百八十四種理由使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另一本統計學的入門書」。他又引李白:《江上吟》中「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恃才傲物?還是舍我其誰?談到論文,管爺可非浪得虛名,在一份採用國際間經濟學調查( RePEc)的IDEAS論文統計中,管中閔(Chung-Ming Kuan)多排名在台灣學者的前面名次內,最新是第六名。中研院出色的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多次領先,最近則稍下滑。周雨田是台大電機後轉經濟系,是管爺在加大聖地牙哥博士班的學長。IDEAS信度何?不太用解釋,美國有多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都在名單的前部份。

去年底一日,特別到了國家圖書館,因為管爺獲得第二十一屆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朱敬一是第二屆主持人),看個究竟。習慣性的去翻閱了公開陳列的多位得獎者研究內容和簡歷,管爺根本不囉嗦,厚厚一本研究成果,完全看不到中文字和剪報。訪談得獎者兩大篇文章中,沒有談到任何榮譽獎項,當選中研院士這碼事完全沒說,半個相關字都沒有。筆者心想「這傢伙不是矯情過了頭,或者根本就是這個樣。」別人會加碼提點的事,他似毫不在意。

進了中研院,作了經濟所所長,選上了院士,成為特聘研究員,應是關鍵人士了。結果就始終未能是決策圈的中研院評議員,亦未成為中研院的副院長,此應與其個人性格有關。直接看,他的風格與中研院文化是不同的,甚至格格不入,但他又做官多年,令人意外,大約是要奉行座佑銘「功不唐捐」 。偶然聽到 Alter ego(另類的我)一字,似知又不知, 不知是否就如管爺這樣。連現在稱他管校長,他都嚴肅地很有意見,立馬糾正。稱他「教授」,他都希望叫他「老師」。或許你稱他「管院士」,會看到他擺「奇葩臉」給你看。

管爺去了實務界,這種個性那能適合那種環境?或許都是如任「編校」般的心情,就是想試一下!不管方向和作法,搞經濟的DNA總不會變。經濟學精神是,作任何決策沒有對錯,只有好壞,不管作什麼,「選擇」前都要先考慮情楚,有些成效無法立竿見影,持之以恆就會有結果。

回到遴選校長話題,所採方式選出的校長似考慮有校內最高民意校務會議的基礎,第二階段投票更反映了外界和校友的期待。但遴選前後,有人不斷放話,認為候選名單若為外界所知,恐不利延攬國內外優秀學者回國奉獻?遴選以完全隱密為宜;國外都是不公開的,公開會嚇跑好的學者。筆者認為真是莫名其妙!邏輯不通!國外的校長作不好,可以隨時被趕下台,國內能嗎?片斷式的比照國外,不讓師生參與,可能選得不倫不類。根去過去的觀察,各類的選舉若採取隱密遴選,未必能找到適宜的人選,各種的請客關說,「近親」拉攏,條件式或回饋式合作等層出不窮。

這種「隱密遴選」,最有利於喜歡搞小圈圈的學界人士,透過朋友關係或師生關係,尋找各種機會參與選舉,互相拉抬提名,連名背書吹捧,有系統的運作,交叉支援配合,扭扭捏捏作態,最後得票總能在平均之上,自喜策略奏效。這種方式被選出的人,能對他有多大的期待?

最後談台大的未來,一堆公公婆婆,未必能成事,卻會糾煩管爺。台大當下所欠缺的不只是錢,欠錢也是多年來的事,不能立即解決。處在拐點上,枝微末節救不了學校,而要形塑「台大精神」。不要與古人相比了,不要再什麼人文的或理工的,那多半是沒信心,欠自尊。說人文是精神面的,它亦可以有市場,而前提是你對人文需有多方的領略,細緻又整體的思維。筆者舉一例,台大校園的人文觸感有些平淡,有歷史卻未必有特色,建築物多偏機能性。校長卸任,各大學都一樣,會計算任內增加了幾棟大樓,作為業績。有些校長(或其他方面的首長)不喜接著完成前任者的計畫,因為那未必會算在自己的功勳簿上,而中止了計畫,與業者解約等,再重新搞一個。其實,只要蓋一棟,有特色的,就是校長最大的貢獻了。企業捐款不必都用於起大樓,可多用於軟體和講座,這樣更有益培養人才。

有關教學與研究,難以要求師生如何去做,各有方法和立場,自己有目標和理想。筆者認為,俗謂經師好求,人師難尋。老師們應該都能以身作則即可,有好樣本,就會給學生思考,要學他還是棄他。

在各種談論台大發展的困境時,總有人談到預算不夠,難以改善設施和聘到好人才,還有前台大高層以美國一流大學的預算來對比台大的拮据。這種觀點「對也不對」,對的是,錢當然比人家少,而且政府沒有一項預算不比人家少,但是預又難以作任何大的突破。不對的是,若錢多一定好辦事,就不會有一些學術機構有「類旅館星級」的硬體,卻未有耀眼的教研成果了。更要讓國人了解的,在美國縱使是諾貝爾獎的得主,在申請研究時是亦可見到未獲通過,計畫被拒絕了。結果是由拿到計畫的學生輩們共同經費支援研究,才能延續研究,這是真槍實彈的「publish or perish」。此值得國內學界參考,即使有教授以教學和創作為重,持續的知識成長是絕對必要的。
台大也不要再去作「虛浮大夢」了,「亞洲」— 就是台大的目標。台大有實驗林,有農場,有大醫院,有很多的經費來源。郭台銘董事長贊助的台大公館癌醫中心醫院,亦將有研究成果與獲利;再號召出龐大的校友,向企業界募款,還有小額指定捐款等。據會議顯示,小額指定捐款自106年9月底至12月中,共捐計新臺幣18,369,768元、美金156,468.05元及日幣100,000元。約台幣2000萬,一個月平均約700萬,這些經費可創造出教育和學術研究的奇蹟。另檢討一些「雞不擇食」的學術合作與研究項目,擇優而非求大,將資源作最適當的分配,能在校務會議中,增加亮點討論,那才是師生和遴選委員們的期望。

愛因斯坦曾說,你在墳墓裡頭,拚命撞破了頭也找不到出路,不要做無謂的事,就是「要選擇」。而複雜的事務,若想清楚了,解決公式會很簡單,如經濟學要找的model, pattern?管爺,設想你再次在東引服第28期預官役的路途上,不是在叛逆和頹廢的覺醒後,而是被付予了重大的責任,如何再度勇往直前?如何逆中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