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關心台灣發展,繼續聞問院士會議 (下)


談到這次選上的張聖容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一流學府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她經歷重重挑戰才成為了中研院士,這是難以令人不去注視的現象。張聖容,又為何不是由院士們來提名?亦不是由大學?而是由中華民國數學會提名,學界外的人不會注意這些事情,但對處於學術系統內的人士來說,這根本難以令人想像。看院士選舉,有些事,還真的令人感覺奇怪。

再看另一個話題,台南的成功大學,台灣一流學府,教授們經常得到研發肯定,但是為何推出的中研院院士候選人總是未受青睞?真的是因學術未達到評選?還是被低估了?這樣的結果,是否與成大相關的院士相對較少,不易在選舉程序中被突出?跨不過門檻,就難以進入桂冠大門,如此不斷發生「非良性循環」呢?

人文與社會組,看來單純,卻有其特有選舉文化。人文組最大的「狀況」,就是相對不夠多元,選舉院士亦有時呈現人為考量痕跡。也就是這個狀況,牽引出諸多影響人文和社會的發展效應。是好是壞?只能說由院士們概括承受,外人則難以多言。所謂「不夠多元」,從實際面來說明,以本次出席院士會議的人文組院士來說,歷史領域加經濟領域的院士就佔了近半,所以必然容易選出這兩個領域的新院士。至於,所謂人為考量,則是因應實情而有所「舉措」。不妨來看,在第二十七屆的當選人文組院士中,有兩位專研歷史,兩位經濟,共四位院士;第二十八屆新院士,則有三位歷史院士,一位社會與文化,共四位; 本次第二十九屆,有一位歷史,一位政治,兩位經濟。歷史與經濟學者常在院士選舉中露頭角,不是假的。有一位院士指出,由於情況明顯,有些院士不願其他領域學者質疑選舉的同質性,多只注意到自己的領域,因此特地「人為」的,鼓勵非歷史領域的學者,這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卻為「非制度性」。

院士領域的集中化,除了影響新院士的產生趨向外,同時亦可能促使研究領域和學術活動產生「選邊效應」。熟悉院士選舉的人士表示,院士領域若過於集中和只為少數,都不是好事。從實際觀點說,前者更容易排擠其他領域學者,後者則可能為了掌控資源,忽視了同行學者,皆有不良後果。所以,應有妥善設計,讓各領域傑出學者都能得到肯定。

例如,之前的院士會議,曾有建議能增加藝術院士,但經過程序,並未通過,理由是考量「研究」,而非「創作」。這個結果,是可以想見。但是「創作」與「研究」無關嗎?提出增加藝術院士的建議者,應是想突顯藝術領域的學者難以成為院士的事實,藝術若有研究內涵,是否就能有被肯定為人文院士的機會?有人說,「秀才造反」,提出設立藝術院士的學者,若真有這樣的認定,就應繼續爭取,或讓大眾來討論。至於,文學,小說等領域學者,是否亦具有「研究」的本質?能不能來選院士呢?同樣可以討論。時代變遷,中研院院士選舉,是否也要與時俱進呢?

中研院尚表示,為了因候選人的曝光,可能造成當事者不必要困擾,考量以後不再公佈候選人名單,選舉院士後直接公佈當選人。有些人非常不以為然,因為成為院士候選人就是榮譽了,選不上院士,多因競爭激烈。選了多次才選上,亦才顯示院士的價值,根本不應去想候選人擔心的事。可曾聽過,提名角逐諾貝爾獎,後來未能獲選而感到困擾的問題嗎?應該對中研院的院士水準有信心,獲得提名就是榮譽,選了多次亦不用氣餒。有遺珠,才是一個有品質的選舉,而且水準要愈來愈高,當選率卻要愈來愈低。

也許有些候選人會在乎萬一落選時的顏面,不好意思。那請不要擔心,因為不少檯面上的學術大咖多曾在不同競爭中落選,不是問題。國外的諾貝爾獎得主申請研究計畫時,亦曾被拒絕過。有一位院士坦言,除非你得到過極高的榮譽,有極大的研究發現,要想一次就當選中研院院士,益發艱難了。
 
再舉例,如果不知道張聖容的提名和投票情形,又怎麼去理解整個院士選舉的結構?有沒有需要檢討?有些話題,唯有透過公開部份程序,才可以確保選舉的信用度和公平性。不公開,有時會造成難以及時處理的嚴重後果。

有關中研院院士選舉,還有不少可以討論的議題,待繼續探討。

關心台灣發展,繼續聞問院士會議 (上)


中研院院士會議已結束,仍有若干觀察可以提出分享。中研院成立於1928年,要期待她走的更遠,走的更好,應該持續聞問:院士們如何提出可以幫助台灣發展的建議?院士們如何選出卓越學者成為新院士?榮耀中研院院士價值。

事實上,現在應該要從與過往不太相同的角度看中研院士了,院士們提出的「院士平台」,是一個新的「參與」概念。借用院士們的不同專業,協助解決國內發展相關問題。所以,選舉新院士,不僅是研究院,或學術界的事了,亦關乎所有大眾。

本文先來談,對院士選舉的看法。次第從生命科學組,數理科學組和人文與社會科學組切入。

分子生物研究所,這次產生了兩位新院士,鄭淑珍和余淑美,並不讓人特別例外。分生所確實是在中研院內的幾所生命科學研究所中,研究陣容最整齊的研究所。有院內同仁指出,評估幾個生命科學領域中表現較出色的研究所,包括生物醫學研究所,基因體中心和分生所等。生醫所曾是最耀眼的研究所,也得到最多的經費支援,但目前似乎夾雜在輝煌與褪色中,相關資深院士的發言較不若過去那般具有「震撼性」的影響力。基因體中心,是中研院內當紅單位,多位國內和海外傑出院士在中心內設有研究室,重視學術研究,及應用和移轉,是中研院內推動產學合作最成功的單位。目前基因體中心仍在籌建相關研究軟硬體,積極延攬人才,擴大連絡生技研究和產業發展。

分子生物研究所,有優良的基礎研究。幾任所長均堅持採高標準延攬學者的傳統。同時,自分生所成立後,幾位旅外資深院士輪流投入領導研究和尋覓人才,樹立成功方程式。加上,過去幾乎很有機會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王倬院士,給予分生所多方支援。生命科學界多知曉,王倬具有卓越聲望,不輕易發言,但只要肯定某位研究人員,常一言九鼎,幾乎就會得到普遍認同。王倬是少數至今仍有很大影響力的資深院士。而在未來幾年內,分生所仍然會是研究院內生命科學領域的佼佼研究所。

有關生命組本次選出了第一位外科醫生院士,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魏福全,是一個突破,至於未來是否仍然會出現外科院士,因為有結構因素,很難說。不過,長庚醫療體系現已有人成為院士,必然會有漣漪效應。研判,下屆院士選舉,可能會再有一到兩位長庚醫療體系學者爭取提名。有一條線索,有一位院士指出,故去的長庚創辦人王永慶的二房公子王文祥(Walter Wang),目前是何大一院士主持的紐約洛克斐勒大學關係機構 (Affiliate of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愛倫戴爾蒙頓愛滋病研究中心 (The 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成員。另有一位長庚醫療體系學者,亦是長庚核心成員之一,則是洛克斐勒大學的知名學者,有這些關連性,長庚醫學系統在這次和未來的院士選舉中,難免不讓人思考可能的影響。

數理組部份,最重要的議題,首先是未來工程科學組若成立,有些相關問題會被提出。成立工程組,是因為想要與國內國科會數理和工程領域的分類接軌。自然處等同數理組,工程處則為工程組,兩組學者可各自確立評量模式。另一方面,由於過去中研院院士選舉名額限制,加上競爭者眾,不少傑出工程學者未能在數理組中成為院士,種種因素而推動成立工程組院士,目前應已確定這個決策。

擺在了眼前,未來工程組的競爭強度未必會因此而降低。因為,有更多的華裔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會加入競爭;有更多具大陸背景的留美學者會成為被提名者;有更多的工程領域的學者會躍躍欲試,例如核能,土木,化工等,意味更不容易選。所以,要想疏解過去競爭激烈的數理組選舉到工程組內,可能未必能如願。倒是,數理組競爭者或許可以得到鼓勵,選出較多的基礎研究科學家。
 
在成立工程組的話題上,院士選舉如何能肯定在國內投入多年的數理和工程學者,以及其他領域的學者?似乎更值得注意。這些學者在美國拿到博士,服務了幾年,或者根本就直接回國,就投入早年人才和經費皆貧脊的科研和教育行列,耕耘多年,貢獻巨大,並成為國內的頂尖者。但是,在院士選舉時,有些少數從國外回來的院士未能盱衡全局,用一、兩句話就忽略了他們的貢獻,實在令人「稱憾」。關於台灣今日的成果,到底誰該得到較多的掌聲?是「鮭魚」還是「吳郭魚」?當然都應被支持。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認真檢視日本國會福島核災報告 並成立「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



上星期,日本國會指定的福島核災調查委員會提出調查報告。事故的原因除了因監管體制,信息紊亂,因應不佳以及政府不當介入指揮體系外,同時是“一連串錯誤和玩忽職守”的結果。報告同時指出,核災亦根源於“日本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性”。

報告並說,"事故的部分原因是日本政府、監管機構和核電廠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的失職。雖然這很痛苦﹐但必須承認",這是一場"日本製造 (Made in Japan)的災難。

此獨立調查委員會(Nuclear Accident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最終報告的英語版本摘要中,前日本學術會議(Science Council of Japan)會長委員會主席黑川清(Kiyoshi Kurokawa)指出,核電廠事故亦歸咎於員工們“不加質疑地服從,不去質疑當權者,堅決‘遵守程序’,盲目的集體意識以及島國心態”

英文版的報告中表示:"this was a disaster 'made in Japan'. Its fundamental cause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ingrained conventions of Japanese culture: our reflexive obedience; our reluctance to question authority; our devotion to 'sticking with the programme'; and our 'insularity'."

此一主要由科學家、律師和學術人員組成的十人調查委員會﹐是調查福島核事故的組織之一﹐也是唯一有權獲得證據和接觸證人的調查組織。委員會訪問了超過1,000位人士﹐收集900個小時的公開證詞﹐作證者包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Naoto Kan)﹐美國核管理委員會( NRC)前主席米瑟夫(Richard Meserve)等。顯示調查報告的多元和廣泛,應是在福島核災後,一份相當深入的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日本核安全監管機構和東京電力公司,未能正確制定最其本的安全要求﹐導致福島核一廠發生地震和海嘯時毫無應對能力。並且批評了日本核工業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友善關係(cozy relationship)。報告說﹐日本有力的行業機構向監管者施加壓力﹐要求他們放鬆監管﹐或是遲延進行監管的措施。“監管機構成了它所監管的行業的人質。”這是相當嚴格的指控。

311之後,台灣原能會和台電有根據從福島災變得到的教訓,陸續改善和增強核能機組的措施,各界則加強關注安全問題。但是在核電廠軟硬體議題外,台灣卻多未探討日本國會的報告中「文化與重大危機」的關連性議題。這樣的論述,本文作者過去曾有文章論及,參考「從福島核災,看菊花與劍」 ( http://gusiba.blogspot.tw/2012/07/blog-post_10.html )。此刻,在日本國會調查報告出爐後,可以繼續延伸兩個研析方向:一是,在這樣久年文化薰陶和尊重價值體制氛圍下,日本的重大災害可能永遠難以避免? 或者為了未來的安全,不只是核能安全,日本上班族,甚至所有民眾會逐步調整文化,從目前,日本式的,如學者所說的  The nail that sticks out gets hammered down (槍打出頭鳥。要明哲保身),轉向西方的,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應勇於表態)?

再進一步談,日本的文化帷幕中,團結,服從,終身奉行,久被視為是值得驕傲的準則,本來是正面的評價,成就了曾經的「日本第一」。但在福島核災危機後,此一文化價值卻被詮釋成為造成核災的另一項因素,令人萬萬沒有想到。是否今日日本經濟大不如前,和政治現象紊亂脫序,亦與傳統的文化價值有關?更難以不讓人產生連想。

核能電廠,本質上是西方的產物,又不似一般的工業產品,系統相當複雜,分工精細,除了必須嚴格遵守程序書,還有許多的現場決策和指令,有賴管理和操作者判斷執行。因此,員工紀律和廠房文化亦是影響核電廠運轉安全和運轉績效的重要關鍵。

“不加質疑地服從,不去質疑當權者,堅決‘遵守程序’,盲目的集體意識以及島國心態”,這些觀察結果,對核電廠的安全,是利是弊呢?文化體系,曾幾何時成為被譴責的幫兇?普羅日本民眾,會接受“ 自己也要為核災負部份責任”這樣的論斷嗎?

這樣的話題,是否會在驚恐的核災後,日本的文化會出現典範移轉 (paradigm shift),甚而重塑價值系統呢?有一位學者並說,除了日本,不少國度的文化內涵有類似成份,尤其是亞洲的國家,多有著儒學的遺緒,而那是從數百甚至上千年傳承而來,她們也必須因應嗎?要不要有所移轉?

日本國會的調查報告,提出了這樣的論點,卻很難提出解答。文化,一向是極為複雜的命題,那又何能想出簡單的處理方案?亦有外界認為,調查報告突顯出,從文化的觀點,來為災難事件定調,無論是想“非蓄意的為若干人士脫罪?”還是隱喻“享受文明的就應有共同承擔的認知”?總之,“人的因素”佔據了福島核災極大的肇因比例。

「核電安全」與「民族文化」,產生了什麼樣的符號關係呢?日本人已在注意和探討了,台灣有沒有人在研究呢?

同時,報告亦提出了,日本應立即成立獨立的監督核能安全的機構,這是立即必須進行的工作,徹底劃清運轉和監督的角色。這一點,也嚴肅地提醒了台灣政府,目前已規畫將形式上還算獨立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歸併到科技部下,大大降低了扮演監督核能安全的角色。本來已積極朝此規畫推動,但發生了311 核災, 似乎稍有遲緩。

個人認為,整併原能會,是一個極為危險的舉措。原能會負責監督六部,或者八部核能機組運轉,及後續機組停止運轉,除役工作等,無論是減核,廢核,和非核,都應採取嚴格態度,不但不能為了精減政府而整併原能會,反而更要提升其層級和功能,改革目前的委員會組成方式,加強地質,輻射防護和公共安全等專業,檢討制定相關法規,成為適當位階且功能實質獨立的「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總統府和行政院均不可干涉其決策。

在民意部門部份,亦要有相對的機制設計,並與民間的生態,環保,永續和其他NGO團體,和「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形成三支有力的柱子,共同監督核能安全。

尤其是,「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這支柱子,由於有實權,其信用和專業若不可靠,核電廠總有一天會出大問題。核安管制作不好,民意機構和NGO,可以直接到「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前,找主任委員抗議。而不是到科技部,去找部長抗議...,部長再找下級的核能安全署去面對...,核安署再向部長報告處理情形 ...。

現在,原能會和台電必須仔細消化這份福島核災調查報告。常說,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但是,核電安全禁不起這樣的途徑,而「不幸卻也發生了」福島經驗,使眾人了解了核電廠潛藏重重安全疑慮,「國家原子能安全管制委員會」和台電還有太多的功課要做。而民意機構和NGO,則更任重道遠。

從失控的福島核電看 「菊花與劍」


20114月發表                                                                            

(日本國會2012年7月提出福島核災報告,回頭省思核能安全課題)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理論,與人類文明產生錯綜的效應。創造與毀滅,都是文明的軌跡。簡單的物理公式E = mc²,說明質量變化,可以帶來巨大的能量。

原子核分裂若是在可控制的連鎖反應情況下進行,就是核能的和平用途,如核能發電,帶來可觀能源。但若在未有控制的連鎖反應下進行,就是可怕的原子彈了。日本是全球唯一同時承受過核分裂軍事與和平用途而帶來災難的國家,全球目睹可怕實境。

愛因斯坦了解了核分裂若用於戰爭將產生難以控制的傷害,因此致力推動和平主義。19554月,在彌留之際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新世界大戰的爆發。人類沒有了核戰,核電災難卻仍然繼續發生,災難甚至比核戰還嚴重。

看日本福島核災及其處理,其實相當意外弔詭。核廠設計強調多重防禦,用重重的安全措施來防止核災,而核廠最常向民眾宣導的一句話是:即使超級天災來襲,電廠內反應器內的控制棒會自動插入燃料棒,立即停機。福島核一廠完全失控,原本的安全系統故障,緊急救援系統亦出狀況,操作人員束手無策。核能界人士沒有料到,安全設計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核能發電的安全管理及救災善後,其實與該國的文化有密切的關係。發生其他事故,由於未引起國際關注,亦無從了解原因和處理情形,也難以參考。但這次核災影響全球,外界就清楚看到過去探討核能發電安全時,非常注重技術能力及人員訓練這兩項課題,這次事件也突顯核能安全文化觀念及其民族性格,亦是發展核電與處理核災的重要面向。

過去,在二次大戰接近尾聲時,美國政府為了解如何處理日本問題,委託人類學家魯絲.班迪克特( Ruth Benedict)研究日本的民族性。作者於1946年將該報告整理出版,成為一本觀察日本人國民性格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作者從訪問,觀看電影、戲劇、小說等資料與分析方式完成該書,也讓西方世界首度看到日本民族的主要內涵雙重性格。

「菊花與劍」談到日本人的性格特質,包括:好戰而祥和,黷武而美好、傲慢而尚禮、馴服而倔強、呆板而善變、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作者是用遠距離研究,而非實地調查方式提出此八項觀察論點,未必精確,但外界可與此番災難所見比對,若干發現還真如該書所描述。

福島核災後,國際可看到「菊花與劍」文化的流露。發生這麼大的災難,卻未在電視上看到受災居民多麼痛恨政府,責難管制單位。官方機構處理核災層層機制,效率不佳,且未能坦然面對事實。美國與日本對核災的程度研判有不少爭議,日本還拒絕接受美國專家的處理建議。為了控制災難勿繼續擴大,志願隊伍進入最危險的高輻射區灌水搶救,用個人性命來換更多國民的安全。日本的媒體報導核災,理性得讓人覺得冷漠,即使批評當局亦未見情緒。照顧災區民眾的食宿,亦是慢半拍,富裕如日本國,災區是在東北,為何多日仍有民眾挨餓受凍?對於他國的救援,日本又是那麼誠意的感謝。這次災難,讓人一次看清日本人的性格,也竟然和「菊花與劍」如此接近。

日本屬於核能發電先進國家,多年前,筆者曾到日本採訪核能發電,進了核電廠控制室附近,驚見一值班同仁正吞雲吐霧,筆者與該同仁四目相對,亦未見其停止吸煙。直到詢問主管在電廠內是否允許抽煙後,該員才被告之勿再吸煙。這是專業無知,還是自大愚蠢?之後,筆者又到位在青森縣的六個所村參訪核廢料廠址,一行已到多時,日方相關人員才姍姍來遲,又東拉西扯一番,刻意製造時間不夠狀況,參訪任務失敗,先前已有連絡妥善,卻什麼都沒有看到,只看到了日本朋友的誠意問題。之後每次談到日本核電議題,總難忘當年的參訪經驗。

國際間都有體認,除了技術問題外,民族性也影響核電安全性,例如包括當初為何會將六部機組放在一起?只為經濟和便利?若是人為疏失大約影響了一部機組,但若有天災,六部機組可能同時受損時,如何救援?為了強調此觀念,多數核廠都推動「保守性決策」,除了以最安全的方式規畫設計和運轉核廠,同時再三確認各項指令。當然說的簡單,為了營利和便利,未必會如何執行,國內外皆然。

談到國內核四,日本核災算是為台電解套,也讓內閣喘息。反正對於棘手政策,抱持「不要在我任內上作決策」是最高指導原則,能拖就拖,以免自找麻煩。因為核四問題叢生,完工日根本遙遙無期,別說當年未做海嘯來時安全評估,設計和執行工作已見百孔千瘡,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台電與廠商間互動困難,看不到核四的好未來。

有關核四與海嘯,19918月時,台北縣長尤清曾邀請環保人士和學者對核四再評估,當時即指出海嘯會對核四和其他核廠有威脅。而根據記錄,18671218,於基隆外海的規模7.0地震,引發大海嘯,幾將基隆港變成廢墟,因此要求核四增加抗阻海嘯的設計。另亦提出諸多安全和環保問題,但是台電僅簡單交待回應。

日本福島的核災,只是引出問題的線頭,証明核電的安全性是有問題的,「核電神話」頓時成為「核電謊話」,有些問題已發現,沒有發現的也必然存在。台電必須重新檢討核一到核四當初設計建造考量,如果不符實際可能發生的狀況,就要改善,甚至停機。

同時間,在日本核災前的一項討論「國科會轉變為科技部之組織架構問題」會議中,負責管制核能安全的原子能委員會被裁撤安排在行政院下,科技部內的三級單位,名為核能安全署,與竹科、中科、南科同級,此被原能會官員私下大罵沒有遠見與專業,根本視管制核安為簡單任務。看來此刻,正好可以徹底檢討台灣核能發電滿坑滿谷的問題。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中研院新院士產生 探討幾個面向



中研院30次院士會議,75推選出第29屆中央研究院新任院士20位,及2012年名譽院士1位。

有幾項可以探討的面向:

1. 數理科學組,出現三位廣義數學領域的新院士,而化學領域院士卻完全落空,這是少見情形。原先認為化學專業的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會出線,結果發現連化學背景的院士亦未完全支持牟中原,造成得票數不理想。

其次,具有美國國家科學院士身分的張聖容,在被介紹討論中,竟遭到強大,連串的質疑聲音,而且發言者多為數學界的大咖人物。原本以為張聖容會以排名前一或二名的得票獲選院士,結果是排在中後段入選,一度還被認為處於落榜情勢中,非常讓人意外。這個景象,產生若干連想。
 
另外,張聖容是由中華民國數學會推薦,雖然有人代為介紹,卻沒有基本的推薦院士,這也有所吃虧,若非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學術榮譽,將難以成為中研院士。

2. 生命科學組,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鄭淑珍,首次參選就高票當選,這是相當難得的成績,說明前瞻和創新的研究思維,就能受到肯定。而陳鈴津和張美惠的落選,很讓人不解,可能也就是因為首次提名,有些投票院士或許有「其他考量」因素。

 從當選者來看,本次投票行為有「傾向支持」中研院內的所長。上一屆選舉,五位所長參   選,只選上了一位。本屆四位所長參選,有三位當選。莫非院士選舉亦有「鐘擺效應」?

另外,張子文的落選亦為遺珠,他的學術水平及新藥開發成就,專精且紮實,不似有些學者 的學術成果,很會講,卻沒有多大的影響指數。
  
3. 人文科學組,大師余英時,許倬雲未克與會,何炳棣在會前不久因病離世,缺少了這三位重量級院士,議場少了些振聾發嘳聲音。而專研中國思想史的林毓生院士此次成為議場內外焦點人物,此望眾士林的遞嬗及其影響,亦是議場的另外觀察點。

 當然,焦點人物,通常較可能在院內和院外產生各種衝擊,包括選舉。

朱雲漢,這次真是在驚濤駭浪中過關,幾位院士排山倒海的攻擊,眼見難以招架,但是老師胡佛院士,以政治學先覺,以及僅有一位政治學院士的身分,一一為朱雲漢辯駁,鏗鏘到位,扭轉劣勢。院士會議之前,胡佛曾私下受訪指出,太辛苦了,大致是「最後一次」了,還好苦盡甘來。

其他歷史領域的候選人,在之前的院士民意調查和評議員投票時均得到不錯票數,但是可能院士考量領域多元因素,終未能成為院士,不過未來他們必然仍是熱門人選。

 上述觀察,可作為參考,院士選舉最重要的是公正,公平。確實選出優秀學者,才能讓「院 士」頭銜得到尊重。


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名譽院士名單為:
數理科學組 (9)

  江博明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專長:地球科學
 

李澤元

現職: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州立大學電機電腦工程學系、傑出教授暨電力電子系統中心主任

專長:電力電子、類比電子、高頻電能轉換和系統集成技術

 張懋中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電機工程系系主任暨講座與傑出教授

專長:異質結電晶體與高頻及混合信號電路在通信、聯與影像系統之應用

張 翔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學系Ernest S. Kuh講座教授

NS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中心主任

專長:光電材料

劉紹臣

現職: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專長:環境科學、大氣科學

張聖容

現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Eugene Higgins教授

專長: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

李克昭

現職: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UCLA統計學教授

專長:數理統計、高維數據、生物資訊

馬佐平

現職:美國耶魯大學Raymond John Wean講座教授、微電子中心共同主任

專長:半導體物理及科技

于 靖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專長:數學(數論及算術幾何)

生命科學組 (7)

 劉扶東

現職: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皮膚系特聘教授兼主任

專長:過敏、免疫、醣類生物學、皮膚學

鄭淑珍

現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專長:生化、分子生物

 謝道時

現職: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美國杜克醫學中心生物化學系教授

專長:生物化學

吳春放

現職:美國愛荷華大學生物系教授

專長:神經科學、神經生理學、神經遺傳學

 余淑美

現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專長:植物分子生物學、農業生物科技

 蔡明道

現職: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專長:生物磷酸鹽酵素學、訊息傳遞、化學與結構生物學、核磁共振

魏福全

現職: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

專長:醫學/顯微重建及異體複合組織移植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4)

 石守謙

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專長:藝術史學

謝長泰

現職:美國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教授

專長:經濟發展與成長

 朱雲漢

現職: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專長:政治學

范劍青

現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Frederick L. More金融學講座教授

統計研究委員會主任

專長:計量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

名譽院士名單

生命科學組 (1)
彼得‧雷文
現職: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名譽園長

國立成功大學名譽特聘講座

美國聖路易大學兼教授

美國密蘇里大學兼教授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專長:系統生物學、演化學、植物分類學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院士選舉進入最後關頭,新科院士即將出爐



中研院士們已展開選舉第二十九屆院士程序,三組四十五位院士候選人中,每組至多選出十位,至多共三十位新科院士。儘管如此,實際院士選舉的當選名額多在二十位左右。例如第二十七屆,共選出了十九院士;第二十八屆更只選出了十八位院士,與可以選出的三十名院士的名額,有一段不小距離。

因此,本屆院士候選人只有不到一半的當選機會。院士選舉不但是候選人之間學術成就的競爭,候選人的提名者亦全力推薦候選人,爭取支持。

依照程序,各候選人的提名者在審查會中會逐一介紹候選人,會有些詢問和討論,有些院士可以補充說明和肯定某位候選人。但是,亦有院士會質疑某位候選人的學術表現和資歷,難免會因看法不同而產生爭辯。

幸好,院士選舉無論意見如何不同,不會流會,最後都是會透過投票而產生新院士。

本屆各組候選人如下:

數理科學組(21)
于靖、江博明、牟中原、何文壽、李克昭、李定國、李琳山、李澤元、周郁、馬佐平、張翔、張聖容、張懋中、陳文村、陳壽安、葉永烜、劉紹臣、劉錦川、錢嘉陵、戴聿昌、顏鴻森

生命科學組(17)
余幸司、余淑美、吳子丑、吳金洌、吳春放、張子文、張美惠、陳鈴津、黃力夫、黃煥中、劉扶東、蔡明道、鄭淑珍、謝道時、魏福全、魏麗娜、譚澤華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7)
石守謙、朱雲漢、范劍青、莊英章、臧振華、蒲慕州、謝長泰

院士選舉雖然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組,但是所有院士都要參與選舉出本組和他組院士。選舉辦法有些複雜,簡單說明選舉方式:得到三組總出席候選人三分之二票者當選;或者,得到本組院士三分之二票數,且得到三組總出席院士二分之一票數者當選。每次投票有規定圈選名額;若第一次選舉名額不足(主要參考院士們意見),可以再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投票,最後確定當選名單。

所以,在這樣的選舉方式下,候選人除了要具有優秀的學術水準,若本身有知名度,曝光率高,亦會對選舉有所加分。

再來看最重要的,那一位候選人可能成為本屆的新科院士?

根據與多位院士交換意見,數理組的張聖容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儘管仍有質疑聲音,但是得到了全美最高學術榮耀,難以否認;江博明,學術耕耘深,國際聲望卓著;周郁,馬佐平,劉錦川和周翔來勢洶洶,均是院士口中的前段班候選人。李澤元的學術成就可觀。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有化學領域院士的支持。本次候選人中多人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士。至於致力國內教研多年的于靖,陳文村,葉永烜,李定國和李琳山等,常因院士們的視角,而低估其對台灣學術發展的貢獻。院士應以宏觀和綜效來投下選票。

生命科學組,張美惠和陳鈴津是被看好的候選人,張美惠有台大醫學院系統支持,且得到過傑出女科學家獎,做人很低調,學術水準卻很高。陳鈴津,求學研究一路走來都領先者,並得到教育部學術獎。由於有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多位相關領域院士及弟弟陳垣崇院士的協助,當選機會不小。其他如張子文,多年投入anti-IgE 藥物研發,新藥拯救了全球不少哮喘病人,得到實質肯定,是生技領域研發成功的典範。張子文還得到過2007年氣喘醫學界的AAAAI 年度大獎。國內要發展生技,他應扮演關鍵角色。鄭淑珍專注研究,有院士指出,她具獨特 approach Problems 的能力,之前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核醣核酸剪接相關論文,在學界「跟隨主流」的研發風氣中,被認為很有創新和前瞻思維。

猶記得上屆,第二十八屆,中研院內有五位生命科學組的所長或中心主任參選,無奈其他參選者亦均是強者,還包括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遺憾最後只有基因體中心主任陳仲瑄當選。本屆另四人再度參選,名額有限,很難都能如願。

人文與社會科學組,預料是經濟學和歷史學競爭局面。一般預料,石守謙、臧振華、蒲慕州三人同為歷史學者,有基本票源。石守謙聲望和學術又暫領先。范劍青和謝長泰則為經濟學者,各有強大的提名支持者,最後可能會有激辯。人文組的成員多元,又以歷史和經濟為大宗,但是為顧及領域考量,也避免其他領域院士的批評,在遊戲規則外的應會有些選舉默契,不致於讓這五人成為最後出線的名單。另朱雲漢有不少支持聲音,莊英章亦有很堅持的肯定力量,二人亦可能是在歷史和經濟領域的外的可能名單中,整體選情複雜混沌。

根據經驗,數理組最多選出八至九位院士;生命組六到七位;人文與社會組三到四位,可見選舉「粥少僧多」,能夠成為中研院院士的候選人,就已非常難得,值得鼓掌了。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中研院院士的選舉遺珠? 周芷的曲折學術路


兩年一度,第二十九屆的中研院士選舉將於七月五日投票,候選人皆是傑出研究工作者,當選者當然高興,多人落選又不可避免,為了爭取學術桂冠,同樣要面對激烈拼比。此刻來看看十八年前的一段往事,亦是中研院院士選舉的歷史紀錄之一。

本文為之前發表,刊登在其他刊物上,現增添了若干細節,有較完整的內容。

台大農化系畢業生,目前任教於阿拉巴馬大學醫學院的周芷博士,五月一日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是美國最高的學術榮譽。

周芷雖在國外多年,這次卻是以台灣學者的身分(非美國籍院士),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士。
過去,周芷曾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她亦曾在國內的中研院士選舉中落選,此次能成為美國科學院士,證明其學術成就出色。
 
周芷於1965 年自台大畢業後,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攻讀博士,就學大師Norman Davidson 門下。 1975 年轉赴紐約冷泉港實驗室,與夫婿Dr. Thomas Broker 共同主持電子顯微鏡組,利用Davidson實驗室發展出來的一個新技術來測定病毒RNA的長度,與這些RNA 在基因上的確實位置,也就是這個技術發現了不連續基因,而當時所研究的病毒是第二型腺病毒,此病毒除了造成人類呼吸道感染,甚至會使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周芷後來也轉而研究人類腫瘤病毒,得到一些突破。

根據周芷過去接受研宄院和其他相關訪談,講到自己的研究和未能被諾貝爾獎委員會肯定時曾指出,發現不連續基因,找到了一些密碼,每三個一組,它決定蛋白質上的一個特定胺基酸,以往的科學家都認為這些密碼在基因中是連續的。一直到1977年她和羅伯茲及夏普等同時發現,製造蛋白質的這些遺傳密碼,在動物細胞的DNA 上其實並非連續。這個發現整個改變了大家對基因的認識,也為分子遺傳學--基因的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紀元。羅伯茲與夏普並因此項發現同獲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但周芷卻未在得獎名單中。

諾貝爾獎名單公佈後,出現一些不同聲音,一種說法是,因為羅伯茲是於 1977 年發表在Cell科學期刊上的一篇重要論文才得獎。而周芷,為該篇論文為首位作者,同在冷泉港實驗室研究的羅伯茲列名第4 ,排在末位,學術界都知道論文排名先後的貢獻度意義。周與羅並無從屬關係,這篇論文起因為羅伯茲向周芷提出合作建議,共同測試他所提出有關VA RNA做為引子合成  Ad mRNA 的假設,這個假設被周芷證明是錯誤的。

所以,周芷與羅伯茲再次設計另一項實驗,由羅伯茲提供單股病毒 DNA,周芷提供完整的DNA,另一個合作者Lewis 實驗室提供周芷利 用「R    -圈環」技術定性出來的腺病毒信使 RNA。所有實驗皆由周芷執行和觀察,並分析結果,最後提出了關於不連續基因的實驗成果,由此可知周芷的角色和關鍵性。

亦有人認為,赫赫有名,1962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發現DNA結構的大師詹姆士.華生博士,當時為冷泉港實驗室主持人,在冷泉港實驗室內未能公正持平處理該年提名諾貝爾醫學獎的過程,致周芷成為諾貝爾獎遺珠,有人還因此向華生抗議。叧有為周芷抱不平者,曾去信向諾貝爾獎委員會說明周芷的貢獻,無論種種疑問的真相如何,皆難以改變結果。
另一方面,周芷於諾貝爾獎失利的第二年,1994年,獲提名選舉中央研究院第二十屆生命科學組院士,猶記當時曾訪問幾位生命科學組的院士,對周芷並沒有很高的評價。

院士選舉結果,十六位生命組院士候選人,第一次投票結果(大致就決定當選與否了)的前八高票為,李文華(37),廖述宗(36),李遠川(35),伍焜玉(35),黃以靜(30),鄭永齊(27),周昌弘(24) 和王光燦(24),後來就是這八人當選院士,周芷僅得到6票,倒數第二。票數說明院士們對周芷的評價(通常是多方的)。當然,院士們應注意到了在前一年有關周芷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事件,或許也反映出他們對該爭議事件的看法。

周芷並不是當年落榜學者中唯一的知名人士,錢永健,沒錯,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亦是該年的落選者,得到22票。錢永健在2010年,相隔十六年後,成為第二十八屆的中研院土。該是他的,還是他的。

周芷參選台灣中研院士未能如願,詹姆士.華生後來則因言語不當,在遭受極大抨擊壓力下,卸下冷泉港實驗室負責人職務,此事曾受國際矚目。據說,有人還去信諾貝爾獎委員會,要求撤銷這位失言的諾貝爾獎得主榮譽。而華生早就被一些研究界視為是爭議人物,他則我行我素。華生後來受邀來台訪問演講,受到有學術界和教育界難見的重視。過去知道華生很能寫,出了幾本書,本本暢銷,而在聆聽了他的演講後,真讓人覺得是少見的演說天才。筆者曾與周芷連絡談研究和華生博士共事過往。她說,一切都過去了,已經放下,現在是向前看。

做學術研究,也會如此的曲曲折折,真沒想到。這一次,來自台灣的周芷,得到美國科學院肯定,自然具有多重意義。周芷後來均未再參選中研院士。未來,兩年後第三十屆的中研院院士選舉,會不會有周芷呢?

本屆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土者,除了周芷外, 尚有幾位中國大陸和香港學者。中研院第二十七屆(2008)生命科學組院士趙華亦獲選。(20125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