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誰可能是中研院副院長 ?


該來談談中研院高層人事了,畢竟這是新院長廖俊智上任後最重要工作之一。

原本,前院長翁啟惠卸任後,應該是由陳建仁副院長接棒院長(當然經過必然程序)。孰料,陳院士到總統府就任了,翁啟惠又提前去職,打亂整個局面。新院士廖俊智接任院長,完全沒有讓人想到。

這陣子看來,廖院長積極,雖然不熟中研院,卻有自己的看法,在幾次決策前,幕僚提出了經驗觀點和建議,廖院長沒有接受而採取了其他作法。此與之前李遠哲和翁啟惠院長有所差別。

談到新的副院長,據說已大致有想法,確定人選後,還要報總統府。這也就是說,李遠哲前院長還會有某種角色。

看過去的事實和未來的需求,個人有些看法願提出參考,就當是人事預測吧!新的副院長大致要有些特質和要求,必須是院士、對中研院有一定了解、作過重要的主管或所長、年齡不要太大、能在民意代表前清楚表達,以及現在還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過去的工作和研究背景不要太複雜,「道德羅盤」指向清明。

那些院士可能被考慮呢?有若干看法是數理科學組的周美吟,生命科學組的陳定信和人文科學組的朱雲漢 (顧慮:看他願不願意放棄「蔣經國基金會執行長」)或黃進興(顧慮:前院長王汎森亦是來自史語所)。

周美吟思路清楚,為多位院士所肯定,可以為中研領導團隊加分。陳定信雖較資深,但是對台灣的學研和政治有深刻了解,對新院長很有助益,或許還要代為在立法院「受責難」。只是,不知「肝帝」陳院士願不願意?加上,據傳,陳院士的學生陳培哲院士此番認為老師在選院長時受了不少委屈,(事實上有多位院士如此思考),會不會還有看法尚未紓發呢?

至於人文方面的副院長可能人選,由於廖俊智已經多次強調中研院一定要重視人文發展,那就更要找來能配合且有能力的了,太虛太緊皆不可; 檢視可能人選的「謙遜值」,也應當是要項。來看看胡佛院士的弟子朱雲漢和余英時院士的弟子黃進興,這二人有無機會了!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在台大化學系館內,看到一群「吳郭魚」院士


事情就是這樣,在學界,無論你得到了諾貝爾獎,伍爾夫獎...等等後,總會有一個小小的聚會,你是得主,一定要參加,因為高興的不只你一位。最後通常是,請幾位系上教授聚聚,但有時會淡化主題,稍加低調,不用解釋為什麼要如此。

台大化學系今日就有這樣的一場「淡淡的聚會」,系上教授牟中原當選中研院士,有興趣的可以來聊聊天。到了現場,沒有紅茶,咖啡,只有紅酒和點心。還有一堆臉上擠滿笑容的老師和學生。

首先質疑,紅酒致意會不會有些「那個」? 細思這個邏輯,邀請大家來是談話敘舊的,請問你能夠喝幾杯茶?幾杯咖啡?話還要不要談哪?紅酒,可以幫助多說話,多感恩。一個人可以喝三、四杯,夠誠意的多喝點,這是一個「目標導向」的計畫,為增添喜賀之氣。

牟中原說,能當選真是運氣了。這是客氣話,但倒也有幾分真實。印象中,參選院士這回事,當此候選人在出任政務官後,能不久就當選院士者似乎還沒有過。牟中原稍早任國科會副主委,後來參選,前段的投票領先,但在正式選舉時出局。本次再獲提名,前段依然領先, 怕會重蹈覆轍...,幸好過關當選了,少見。

有牟院士的友人透露,牟教授本已止步參選念頭,不願再嚐試,這個心情很複雜(以後再談),但經頻頻鼓勵,終於點頭再來。

簡單說法是,有官職在身,多少要觸碰到刪減計畫或經費,可能因此得罪人,當離開官場被提名參選院士時,投票出現了狀況。幾位院士說,參選學者面對這樣的假設情境,先要有勇氣,而學術在那兒,再接再勵,總能過關 。

實況是,近年院士選舉競爭激烈,想參選一次就當選,除非你已在外已得大獎,或有震驚國際的突破,否則難呀!因此,耐心和信心,也成參選院士的要件。

多位與化學系相關的老師和彭旭明、王瑜、陳長謙、劉國平、林聖賢等院士都出席道賀。在中研院院士的名單內,台大化學系系友當選人數應為第一,這主要是化學系卒業者,除了在數理科學組內有眾多院士,另在生命科學組內也有不少化學系系友,這也當然會對提名新院士,以至能獲選有不小影響力。大約是「屬性循環」。

談話中,彭旭明院士是最欣慰的了,與牟老師共事多年,相知理解,他這次亦是推薦牟教授參選的院士們之一。其間,彭老師拿出一張三十年前的老照片,是彭旭明,王瑜和牟中原的合照。當年,彭院士於1976年學成歸國,牟院士於1978年返國,王院士於1979年歸國,三人在化學系內合影,算是「實驗組」。先後回到母校教書,後學術研究出色,陸續成為院士,在 serendipity 外,該還有一些互勉互勵吧 ! 這種典範值得傳承。


說到此,有人將這些早年學成後,不久就回國服務的老師稱為是「學界吳郭魚」,教研環境不佳,待遇有限,仍能孜孜於學術和教學,今日台灣能有良好的學術水平,「吳郭魚是否或許比鮭魚」更有可敬可佩的故事呢?這特別吸引人去觀察。

每每提到「學界吳郭魚」,都讓自己想到台灣心理學界泰斗劉英茂教授,八十六歲,仍在發表論文。問他為什麼?他說,搞學術「就是這樣」。以他的學術成就,院士當之無愧,不知該問誰?劉英茂的例子只是其一。

王瑜和彭旭明、牟中原決定接受邀請,三人再拍一張照片,作為「對照組」。要對照什麼呢?化學系?台大?國內學術界?大數據時代...,什麼都有可能!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雄三誤射 看「界面問題」和「人因工程」


對科技發有興趣者,關心台灣國防安全者,都會對雄三誤射事件有所注意,感嘆造成不幸傷亡,接著是思考為何發生?如何防止?這裡探討此事件,也與雄風飛彈計畫的主持人是韓光渭院士有關,他在院士選舉時正是以此傑出成就,而被選上院士。

雄風計畫不簡單,後來,韓院士先後到交大等國內幾所大所授課,講授過去在中科院實際主持計畫的經驗,意義非凡,價值更可貴。憶起當年,中科院有三大重要飛彈計畫,天弓,天劍和雄風,天弓列為最重要,因為要防空。韓光渭應受代院長黃孝宗之命於1982年12月接下雄風一型計畫主持人,主持計畫直到退休時的1995年。

雄三誤射事件,有表示已大致查出問題,誤選發射模式在先,接著誤接發射箱火線,中科院設計雄風系統缺乏提醒機制,加上為忙著演習而漏失監看程序等等。結論說是,一連串的巧合造成誤射。

通常重大事故發生,檢討起來都會是一連串失誤。舉一例,日本311大地震,先發生地震,再海嘯,水淹到福島,核電廠發電機失誤等,又未能正確應變,終造成福島核災。一連串失誤,這就是系統出了問題了。總是會,以為,沒想到,但就是發生了。

雄三失誤,當然是系統出了問題,因此就要檢討這一塊,改善系統。發生這種問題,用處分幾個人,以示「痛定思痛」,也未必能達到告誡,避免的目標。最主要的這是一個「界面問題」,亦是典型的「人因工程」問題。

雄風飛彈,如其他海防,空防,甚至攻擊性的飛彈,其設計上主要大略分為三大部份,射控,飛行(導引)和爆破。爆破與火藥有關,可為高爆和傳統彈頭,或者是核子彈頭,本次雄三未爆炸,有人研判是啞彈( 那為何金江艦上要佈設啞彈?此處不研究了)。導引系統,較多屬於電子專業,台灣的國防工業,以電子系統最強,尤其是海軍的電子能力最佳,電子戰亦可觀,或此與民間電子工業很出色有關。所以如果發生戰爭,台灣的電子戰部份會有好表現。延伸到飛行導引方面,台灣的飛彈飛行姿態,很強。

射控,應是最弱的了,檢視事件,多是人為疏忽?亦即人的因素很重,也最易出問題。你看軍方現提出的改善方案,包括增加採行「離線設計」、增加操作時必須有「密碼」等,將請中科院研發。略提,未知過去為外國稱道的中科院「矩陣式架構」(矩陣管理) 仍在發威中?因應事件,新方案當然有助,但是我們亦知,這次的「一連串巧合」,通常下次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一連串巧合」。就是說應該要治標,更要治本。

談到界面,可能是,幾位軍中同僚,未熟悉系統在先,亦未有充份溝通,加上系統本身的使用限制情境等,使整個演習互動充滿變數,或者說危機 (如果飛彈打到別人或別處,真是危機)。界面問題,不一定完全能用SOP解決,還應探討人因工程。最關鍵的,要回到 Why 的層次,仔細檢討,不要怕問題可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當事情發生了,你會如何做?別人會如何反應?系統規畫和設計時,就要考量這些了。否則,發生事件,無論後面作了多少的補救措施,仍未能一勞永逸。

當年,韓院士主持雄風計畫採行系統觀點 (曾在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任副主管),他亦以研究穩定性見長。最特別的是,韓院士亦思考出「系統倫理」,以達成任務為先,調整自身行為來配合系統,並將其和「系統工程」結合,後發現對執行計畫和推動一般事務很有幫助。而吊詭的是,人因工程導入了系統,卻還要時刻再回頭,不斷的,驗證其可靠度,因為,操作系統的是「人」,這個「人」會成長,會有情緒,會退伍,新的又會來。主管會升官,部長會換人,沒完沒了。

系統是非線性的,是活的,主事者挑戰不小。面對問題,見到了樹,還要去見林。這也是目前雄風飛彈尚未能外銷的關鍵因赤素之一。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選院士,平常與不平常的 -- “說說與看看”


這裡再來關照本次院士選舉,個人認為是必要的。稍加細緻的檢視,可突顯桂冠得之不易,而其中亦有微妙故事,可供關心人士參考。

東海大學再傳好消息,校友孫康宜,日前在中研院士人文組選舉中以最高票獲選院士。據該校表示,迄今已產生七位校友院士,為國內所有私立大學之最多。成功大學亦有祝賀電機系校友王康隆獲選院士。中央大學教授葉永烜曾經失利,此次終獲高票入選,自喻「猶如老來得子」。他並贈送畫作予中大表示感謝。種種美事佳言,外人同表祝賀。 

曾說,「台大李琳山教授早該獲選院士」,此並非簡單說說,實在是他在台灣奮鬥多年,為國內電腦語言辨識開創者,這位本土學者的貢獻不遜於多位國外院士。同時,他於2015年被選為總統科學獎得主,當然有實力爭取國內最高學術榮譽。話題帶入總統科學獎,自2001年至今舉辦15年,每兩年選一次已選出數理,生命和人文三組得主共二十二人。其中有十九位在當選時都已是院士,只有劉國平(2001),盧志遠(2013)和李琳山(2015)三人非院士。

總統科學獎競爭激烈,很多位具有院士身份獲提名成候選人都未能獲獎,其學術水平可見一班。因此,能獲總統獎而不是院士者,未來很可能成為院士。劉國平於2004年成為院士,李琳山亦於2016年成為院士。盧志遠雖尚未能如願,情形若未發展複雜,總是很有機會。

倒是很令人不能接受的是,二十二位總統獎得主,至今沒有一位女性得主,這當然是有待檢討; 另外,人文領域得主又偏少,只有三位,亦早被批評是因有些評選者的態度使然?未知實情,但從結果來看,總可合理地令人質疑其選舉過程和標準。另據所知,很多位大學的傑出學者多因領域和某些關係,而未能入選,此均應作一番檢討。還包括現是否要參考中研院院士分組,增加工程組別等。高層常說,人文學者常未能獲重視,看來,有時問題是出在高層本身,

回到院士選舉, “如意和失意” 雖已為常態,仍可加以觀察。有幾位院士透露,選舉普遍更加激烈,除非有驚人成就,能夠一次就選上相當不易,選個幾次才能上,很普通。有些院士,已歷經多次選舉,累積了學術成就終脫穎而出,此勇於挑戰態度,應得到敬佩。

生命組張元豪,本次全票通過,且是第一高票,備受院士們發言支持,認為前途不可限量。可知道,他上次曾是落榜者。實則,本次生命組的五位當選院士俱是捲士重來,可見競爭激烈,另亦因上屆對手也強。上屆的當選者七人包括有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的周芷,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清大江安世,台大張美惠,和裴正康,高德輝,丁邦容等,都是高水平者。相較於本屆,上屆更難選。

李琳山獲選,原以為李屬於工程組,應是該組特別推薦。未料,人文組的院士卻大力發言支持李琳山,認為他的語言研究對人文科學大有助益,而得到高票,因此掃除過去不上不下陰影。這種人文跨工程領域來支持的思維,實屬少見。而人文組的吳玉山,一次就當選,非常難得,除了水準外,也還有機運。據說,人文組對工程組的善意,助利了工程組對吳玉山等的支持。

本次生命組選舉未如過去熱烈,有院士指出可能與之前的浩鼎案有間接影響。此看法並非完全沒線索,中研院新院長上任後,不少同仁都關注過往院內「基因體中心」的角色和功能是否仍雄霸一方,未知也!莫非浩鼎的 “蝴蝶效應”,可能發生在包括院士選舉的所有學術事務上,不只是在 “生技產業”?

相對於李琳山的苦盡甘來,物理所長李定國就太可惜了,不少院士發言支持李定國,最後只差一票就過三分之二的當選門檻,而成為落選榜首。選舉就是這樣,選院士亦不例外。多位院士相信,李所長再加些油,未來必然就是李院士。常常聽到 “我是平常心”,大約只能如此了。

院士選舉後,多位院士表示,很可惜未能多選出優秀學者,或者說有多位是遺珠; 其實,有時是院士們並不想多選出新院士,此或者因候選人的水準尚不夠?或者是有私心考量?此處稍加解釋 “私心”,學界亦常有 “把持一方”和 “資源分配”等爭奪戰,有些人是不太願有他人來搶地盤的,選院士如此,選總統獎亦可能類似。所以在有些領域,有學者的某領域論文數目排名前沿,甚至台灣第一,卻至今未獲提名院士,為何?大家可以想看看。

關心台灣學術界事情,而分享這些內容,有些平常,有些不平常,大家參考吧!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中研院長廖俊智的願景與做法 — 期待和檢視


中研院長廖俊智,已歷經接任院長近期最重要的兩件事,院長交接儀式和主持院士會議。

廖俊智是上一屆才當選的新院士,任院長亦完全是「新手」,兩項活動都是大場面,表現仍受肯定。未來廖院長能否如中研院內外所期待,引領中研院找回此番失色的光榮面貌,並突破研發,技轉耀眼,尚待觀察。

此刻,兩項大活動告一段落,可以回頭開始看看廖院長交接典禮和在院內致詞的關鍵內容— 接任院長後的願景和做法 (參考二附件)。這是重中之重,各界可以持續注意他如何的進行,並一一檢視其成效。

詢問廖院長,了解了他初步決定將個人研究室設在院內生命大道上的生化研究所,另還在看看在國外的設備和研究伙伴如何配合。一個重要原則,研究成績絕不可倒退。

中研院雖是學術機構,同樣有山頭勢力和爭奪研究資源的現實問題,還有研究院改革議題等。都加在一起,可以理解,廖院長的挑戰不會少。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分享一下,院士們還有這些事


分享這些,你可以看看!
1.  近幾位中研院長都與彭旭明院士有關,情形真巧。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是彭旭明的老師。彭旭明後做李老師的特助一段時間,老師逐漸熟悉院內事務。

李遠哲交棒翁啟惠,翁院長是彭旭明在台大的同屆同學,但是不同系。翁有在中研院作幾年研究後才出國讀博士,成績很好,一下就拿到學位,而到研究機構服務。翁很出色而選上中研院長。不久,請來彭旭明做副院長。

中研院再選院長,廖俊智院士獲選,這個結果太特別了。廖院長是彭旭明在台大的學生,教過廖俊智。彭旭明說,早些年,化學系是學生的首選之一,到了廖院長時期,化工似佔上風了,但後來化學系又非常受重視了。說來,廖俊智是李遠哲的學生的學生。彭旭明院士亦得到多項學術榮譽,相互輝映。

所以,近三位院長,都與彭院士有緣。

2. 院士圈又多了一位腳踏車族,台大教授李琳山。
平常在台大校園內或中研院院內常會看到騎腳踏車穿梭的院士,除了方便,同時也是環保永續。史語所的杜正勝,台大化學系的彭旭明等是最常見到的腳踏車族。

如今,新當選的李琳山也常騎腳踏車。很巧的,他們的腳踏車卻一點也不酷,放帶在一旁想必不會讓人多看一眼。

他們愛騎鐵馬, 也許沒什麼,但是談起機動性和環保性,騎腳踏車多少表現出生活簡單和愛地球的一些誠意了。

3. 陳建仁院士去總統府了,早先選定院士會議生命科學分組的主持人是陳建仁院士,那還要主持嗎?忙得過來嗎?換他位院士來主持這個繁苦工作?  副院長王汎森有這樣問詢問過陳建仁院士。

得到的答案是,被選出來了,就要負責到底。從院士分組討論,到選院士,陳院士全程主持。在另一個場景,為了副總統安全,在生命組會議室外可見多位安全人員守護,景像非常少見,大致以後也不易見到了。在會議大樓外,還有安全警衛車。

昨天,陳院士一口氣介紹了生命組十位被推薦院士候選人,希望院士們能多支持各候選人,態度熟悉又友善,讓與會院士對其主持會議功力折服。

4. 新院長廖俊智尚不熟台灣的各種情形,多位院士表示,這幾天相處感覺起來,這位院長不錯,可以期待。不過希望能堅持該做什麼,就應去做的原則。

廖院長是行動派,會立即反應,同時思考多件事。看到媒體不了解事情,會主動說明,當然有時會對有些報導私下顯示不高興,這是正常的。第一次參加院士會議,第一次主持院士會議,第一次記者會等,那能樣樣都順利?

廖院長過去都在學術界,大約因此交接儀式和院士會開幕的祝賀花籃較過去少多了,這也是好事。你知道,有時關係太好,也會有包袱問題。單純些,這樣就可以放手去做了。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中研院31屆院士選舉過程和結果,稍加思想


中央研究院第31屆新任院士名單出爐,共選出二十位新院士。名單為,
數理科學組六人(候選人九人):江台章,葉永烜,鍾孫霖,鄭清水,牟中原,金芳蓉。
工程科學組 六人(候選人十人):楊威迦,劉立方 ,陳陽闓,王康隆,李琳山,戴聿昌。 
生命科學組 五人(候選人十七人):張元豪,歐競雄,吳子丑,楊秋忠,陳鈴津。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三人(候選人五人):孫康宜,黃正德,吳玉山。

名譽院士二人,均為工程組院士:克萊頓 丹尼爾 莫特Clayton Daniel Mote, Jr. 和 中村 修二 Shuji Nakamura

本屆院士選舉四組共有四十一位候選人,選出二十位新院士,當選率還不到二分之一,顯見競爭激烈。其中生命組從提名三十三人,到成為候選人十七人,再只出五位院士。真是最慘烈的競爭,能夠當選實在難得。

首先有一個小觀察,過去數理組最多似未選滿十位院士,現分出了工程組,兩組本次共當選十二位院士,這個小總數還是較過去單一數理組為多。

整理各方看法,數理組牟中原在化學大家庭的合作下,終能出線,這是可以預期的。畢竟台大化學系畢業的院士人數排名第一,又熟悉規則,總能贏得桂冠。葉永烜,不久前得到教育部國家講座,還代表致詞,當時就被看好。加上多年的堅強學術功力,自然水到渠成。數學界,常是團結在丘成桐大院士之下,這些票加上其他基礎科學研究者已足夠支持一位傑出的人選,金芳容本身出色,當然能當選。專研地質的鍾孫霖,算是「異軍突起」,在李羅權院士所長等的「巧妙推薦」下,超越另一位近以領域,且原先被看好的候選人,這實在是太殘酷了。

還有是一定要提到的,候選人吳秀蘭,終究是難以通過有位院士的學術挑戰,多年前就是如此了。本次重來,得到不少人支持,而反對的還是那位聲望極高者,而另一方的支持者亦是聲望極高者,結果是吳依然未能在當選名單中。這種情形實在少見,學術觀點的兩極化,難以理解。

工程組,李琳山是遲來的榮譽了。他的語音辨識研究在台灣算排名第一,只是有國外院士每次在選舉多對李唱出另一種調子。這次增加了工程組,或許有了好機會,成功達陣。有了工程分組後,土木,太空和醫工專業者都獲選院士,這是多元化,符合榮耀傑出人才的基本精神。

至於企業家院士,本次有一位陳陽闓,但是有多位該組院士己表示會繼續努力。有院士說,如果本次尹衍樑出線了,張忠謀(美國工程院院士)會被動地被邀請跟進,但情形未如預期。另還有一位得過學術大獎的企業家亦未入選,因此這件事似還要再看看。

生命組,太困難選了,四位醫學相關,一位農學的土壤領域者當選。楊秋忠有了周昌弘院士不捨多年的支持,又有前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院士等跨組相助,終於成功。其實台灣有不少本土學者如楊秋忠者,對台灣貢獻很大,卻總是被忽略了,很不公平。當院士票投在海外,很出色,卻對台灣未見貢獻的學者專家時,應該多看看那些孜孜耕耘的台灣學者。

另外,這次生命組只選出五人,情形很怪。之前就分析本次的候選人水準稍平均,只感覺會更激烈,沒想到只選出一隻手掌數目的人選。有人說,有幾位生命組大咖不大看中這次若干候選人?不知?

還有一關鍵點,有生命組院士說,該組分組會中有建議不要規定最低投票數,因此有院士只投了幾票,造成多位候選人在分組投票未能通過該組得票的三分之二,而在大會投票時,影響其他組支持生命組候選人的態度。 "你們本組都不是那麼支持,我們當然照辦了"。所以,有些優秀的候選人如陳慶士等投不出來,是不是因為自己院士有如此想法所造成?

有院士並告之,本次選出的張元豪院士,是全票通過,相當傑出,未來必會有很大的成就。美國科學院士頭銜指日可待。

人文組,也很詭異,之前,史語領域總是最大贏家,為了避嫌和尋找更好人選,決定今年不推候選人,讓其他領域的候選人能夠竄出。結果本次三位分別是學語言和政治者獲選,二位近史領域的落選。看來莫非又會增加史語所和近史所的「心結」了?

倒值得一提,能言擅道的朱敬一院士,本次未出席會議,少了些辨論,也減了些推選可看性。而胡佛院士不愧是大家,過去為了朱雲漢選院士和朱意見不同,知道朱敬一肯定吳玉山所長,他更知道學生吳玉山很優秀而提名了吳,朱雲漢亦大力支持。結果吳玉山首次參選就當選,相當不易。朱吳有如瑜亮,而其爭也相惜。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改進委員會」成立,中研院改革列車啟動


中研院即將走上改革之路, 院士會議討論會提案通過成立「中研院組織與運作改進委員會」,並由院士數理、工程、生命、人文4組中各選三位院士,加上院內同仁五人共十七人組成委員會,研討改進中研院組織,並將結論提給院長作為建議。

該案由工程分組院士提出,討論大會上有有一百六十位院士出席,有超過三十人次踴躍發言,意見紛呈。最後修改提案名稱和若干內容後進行投票,有一百一十七位院士同意組成改進委員會。委員會工作重點有三,改進1.評議會組織功能, 2.院長遴選程序,3.院士選舉候選人產生方式等項。

討論會中有多項提案,其中院組織改革案最受重視且敏感,列為首案來討論。各組院士都有對該案發言,發言者對提案名稱,內容等有不同意見。有些表面上是觀點差異,實則是對「改革」的攻防戰。聽了多人陳述,大致可分類:工程和數理組發言者,似傾向實質改革; 生命組主張微幅改進或檢討即可,以維道統; 人文組呼籲定位階,適法性等,各有注重內涵。最後通過的「中研院組織與運作改進委員會」應是折衷版本。

該案是由工程組院士胡正明主導和說明,這位新出爐的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章」—美國政府對科技創新領域貢獻卓著之專家所頒授的最高榮譽獎章得主,發言清楚平和,容易得到支持。雖然有其他看法者亦不少,且字字計較,顯示出關切研究院的心情。但是投票出來,遠超過半數同意該案。不過將原本的「改革委員會」調修為「改進委員會」。 

聽這些發言者包括,胡正明,周昌弘,丁邦新,吳成文,杜正勝,項武忠,王正中,陳仲瑄,錢煦,黃周汝吉,廖運範,張懋中,方復,林毓生院士等等。郭位是工程組院士,他倒是沒說話。有院士指出,過去出色的議案領袖多已年高,而胡正明將是未來研究院的重要人物之一。

韓光渭院士,為「雄風飛彈之父」


雄三誤射風波尚難止息,必然要賠償,處分和改革。蔡總統昨日南下探望受難家屬,並予道歉,接著返北參加院士會議合影致詞。此刻突然令人想到南北兩地間有一連結,就是 “雄風三型飛彈”。

雄風系列 (過去曾稱雄蜂)是由當年在中科院服務的韓光渭所領導研發,從雄一,雄二任計畫主持人,再發展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專注系統工程和可靠度。韓將軍非常自豪台灣的軍事科技水平,驕傲能發展出此一防禦性武器。

韓光渭在他寫的回憶錄中有相關的介紹,同仁通力合作,終能完成任務。韓將軍亦被稱為是「雄風飛彈之父」。

韓光渭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1985年,55歲成為海軍少將。1990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猶記得當年選院士時,院士們對這位國防科技專家背景感到好奇,結果受到肯定而當選,成為首位「將軍院士」。

事後有院士指出,情況不簡單,想再有一位「將軍院士」不容易了。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秉持 “開放”,改革才會有意義


院士會議第一天,院長選舉方式和評議會組成及運作的話題,果然成為焦點。雖尚未正式討論,卻也有多位院士表示意見。另有見到有院士在會場忙著提出新的簽名連署案,看法各異。

到底這些意見和提案會如何發展?今日才會見到交戰情形。是否有人會不滿決議而有更大動作?尚未可知。
  
時空轉變,中研院的院長選舉和評議會制度,已難理想運作,非改不可,問題是如何改革。

中研院是一個學術機構,任何意見應基於此本質來提出改革。無論過去是參考蘇聯或者法國的機構,其實已不是重點,擺在眼前的中研院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組織,動態的。無論怎麼討論,都很難說那一種結構改革最好。有時,還有出發點問題,個人理念問題等,扭曲了改革者或反改革者初衷。 

思考下,有幾個原則性觀點:改革不宜複雜化,免自添困擾;「直選」似簡單,卻有時吊詭;改革必須勇敢,否則難見突破;各研究所的所長完全儘量由所內推選產生(各所皆有咨議委員),院方不介入所長人事,以保持「當然評議員」的獨立角色;另外,「當然評議員」宜增加教育部長,科技部長,衛福部長,科技政委等和幾所大學的校長,以將評議會多元化,增添協調功能,亦不致淪為 “一言堂”。

過去,中研院有被評 “封閉和自賞”,有時被譏黑箱,影響其推動多項建言書和與外界合作成敵。應請相關行政首長及早介入研商政策,而不必然用邀請行政首長到研究報告 ,類為單向溝通模式。

當秉持 “開放” ,成為中研院的文化基因時,改革會比較會有實質意義 。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自由的堡壘,學術的殿堂” ? —中研院要先檢討學術文化


這樣來看,中研院每兩年一次的院士會議和院士選舉是從新科院士(前屆當選院士)的系列演講揭開序幕,這幾天演講陸續登場。內行人說,看聽這些新院士的演講情形,可以知道那些人的學術水準確實驚人,讓聽眾獲益良多。中研院未來有必要想想如何再擴大參與面,讓難得的系列演講更有成效。

自然,原分所長周美吟和廖俊智院士都是新科院士,故都在本次講者名單中。周美吟和廖俊智二人之前在本屆院長選舉得票排名前二,成為院長選舉的熱門人物,確實是特別。之後廖俊智成為院長。聽廖院長在院長交接和本次的新科院士 “處女演講”後,大致可以看看他如何領導中研院。

周美吟院士,數理組的少數女性,有強大支持者,又是院長選舉列前二名,有人說,具有這些優勢,有機會不久成為廖俊智院長的副手。(相關內容可參考本網之前介紹周美吟回國服務報導)

看幾位新科院士的演講,各有特色,有的非常重視此一演講,有的則還好。張美惠院士,介紹兒童肝癌,平穩自信,顯見紮實訓練。丁邦容,美式風格,互動式講述免疫和癌症。她剛下機就演講,講完又要趕下場,希望在台灣能有臨床合作者。廖俊智院長的研究,應是當下的主流,永續能源,院長思維迅速,表達清楚,可以讓人理解他的企圖。

廖院長演講時,馬上令人想到,未來如何持續他的研究?研究室如何移到台灣?研究人員?以及經費?過去中研院的登峰計畫進行十年,經費有數十億?廖院長會申請多少呢?

江安世院士,可以說是清大之寶,介紹果蠅神經科學,傳奇挑戰,很有發展性。可能未來將不只是在國際期刊繼續突破,或可得到更大獎項。清大出大運了!

周芷院士,投影片平實,看得出是以內容取勝,容易專注於研究本身,不太注意其他事。這或許是她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的原因之一。

有一種氛圍,國內的中國醫藥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似對爭取生命科學院士到該校服務頗為積極,累積能量後,未來可能會成為國內另一股生醫研發勢力。

至於人文組,李惠儀謙虛,曾永義大器。在元培館的演講場雖小,卻也交流滿足。

在新科院士演講之外,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老院士丁肇中昨日亦在台大講了一場,依然全場滿座魅力不減。中研院前院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亦到場,讚揚丁的研究和爭取研究經費的本事。

丁肇中介紹一路走來的實驗物理研究,多是開創和挑戰,特別談到 AMS 研究集合多國經費和人才,終在太空站上展開,傳回重要可觀資料,研究人員能有重要發現。丁肇中的演講很有啟發性,也能面面俱到。如此大的一個計畫,能找到錢,真是大本事! 丁也能一一加以感謝,每每給予肯定,當然也多謝李院長了。

院士會議將開幕,關於院長選舉和評議會組成議題,有些人當然了然於胸,必會有所表達。至於院士選舉,本土和海外的大戰依然會是焦點之一。過去選舉中,有時一位院士不喜其中一位候選人而有深刻質疑情形,在本次會議中會更明顯。學術有時見仁見智,院士們自當有學術高度,但多數人難不自私...?容後觀察。

其實,中研院現在最麻煩的是,文化問題。什麼是中研院的學術文化?把它弄清楚,抓到核心,才能談各種改革

你現看國內不少公立大學,無論在行政和研究,比所謂“最高” 學術機構的中研究還自主活潑,其他也多可想見。中研院對 “自由的堡壘,學術的殿堂”名號要多努力?各種的連署,概是改革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