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懷念陳益明教授

台灣大學前生命科學院教授陳益明於去年九月十五日離世,教授林秋榮院士及眾多門生故舊均感悲痛。猶記民國九十五年元月十四日陳老師的榮退氣氛溫馨感人,斯時情景仍常出現眼前,特翻出本人於陳教授榮退當時所撰的祝賀與祝福一文,供自我懷思這位科學家好友。

在新聞界二十多年,認識很多好朋友,因時空變遷加上各忙各的,有時友誼難免淡化,而陳益明老師是我至今仍常連絡及請益的好朋友,我很榮幸與他為友。

我和陳老師最常會面的時間是,週間彼此有空的下午,每次老師堅持要為我這位老訪客親自沖泡咖啡。兩人坐在一張原本植物系館搬家準備要報廢後來被老師撿回重新檢修粉刷後的橢圓形書桌前,談教育,談新聞,談研究,談政治,當然也聊些八卦,我喜歡那種氣氛。早些年,國內的文人墨客喜歡在《明星咖啡屋》內寫作談天,記得我也在那裡訪問過女作家林海音,四週的空氣也讓我產生氣質,採訪對象內容說得美好,自己有時也以為是那個領域的有本領人物。

坐在陳老師研究室書桌前,總是就會立即就會超連結到《明星咖啡屋》印象,搭配曹以崧老師的書法,蘭花的清幽,古老卻優質的木製桌椅書架等,加上窗外自然的節奏,私毫沒有刻意。就這樣,我向老師學習,彼此交換意見,有時他正在閱讀厚厚的原文書備課,見到我來,順便強調教學準備的重要,才對得起學校和學生,很有責任。多年交往,我應該很了解陳教師的風格了。友善,熱切,念舊,創新,這是我所認識的陳益明老師。

早幾年,我們和幾位老師有一起登陽明山的習慣。陳老師是學植物的,由於我看到好奇的東西總喜歡多問幾句,加上對植物本來就有些興趣,在登山一路上看到有生物或植物方面的問題,就立即請教老師。最記得的是,有次在登山的階梯上看到一堆堆綠色的東西生長在表面,老師發現我有問題,馬上開始教學,從生長,特性,分類,應用等完整的介紹地衣。我對地衣過去有些有印象,經過學習整理後了解,這種生物,它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屬於真菌類,種類還不少,除了長在地上,各地方都可能樹上,牆壁上,它是空氣污染的指標,也就是說,要知當地的空氣好不好,看看有沒有地衣即可大致得知。爬一趟山,從陳老師處學到了多少東西可想而知。

現代生活中,獲取知識很重要,人們認真求知,以求更高的學問。然而,求知的更高一層意義是—知識分享,將所知所學傳遞給他人。我感覺,陳老師正是超級有這樣精神的朋友,很樂於告訴所學,因此我們兩人總有豐富的話題,愈談愈多愈聊愈廣。

很敬佩陳老師的另一項特長是,對推動開創性的工作除了相當投入外,也很有概念。作事有概念非常重要,我們常聽到,有些教授教學出色,研究作得好,但是做起一些管理工作卻可用一塌糊塗來形容,這種例子在台大,中研院內也常可聽到,有的還連累同事們。陳老師的基本功夫是有條理,各位所看到的幾處台大重要硬體建築幾乎都是在前幾年,在陳老師手中推動完成,台大這些年所師生增加快速,還好完成了這些教研大樓,否則不敷使用。我們在新聞界深知,學校總務最重要了,校長如果找不對人,移動一棵樹木不當,都可能被師生們罵到臭頭,鬧上媒體,最後還看到有人吱吱唔唔的解釋,好不尷尬,何況是蓋大樓,豈是簡單事。陳教師的幾項任務均順利達成,很讓人感覺佩服。當然,有些任務完成,過程卻艱辛。

生物技術養成班是另一個值得提出的經驗,有感於生物技術已成國際主流,從研究及產業兩方面思維,它的前途未可限量。陳教授與幾位相關產學專家共同規畫生技養成課程,招收國內各界相關及有興趣了解生技領域的人士,從研究,產業,應用,管理等角度提供專業知識,台大本身擁有各方面的學者,配合業界專家,生技課程叫好又叫座,之所以敢如此說,因為本人亦繳費參加課程,見證了課程充實,教師學員互動熱烈,陳老師則堂堂課親自督導,學員均表示受益甚大,可惜意猶未盡。我完成學習之後在職場常有用到這些知識。例如看到國內外報導有關新聞,就大約可知道其影響性及新聞性強度,並作為處理新聞的參考。因此,陳老師規畫及推動的生技課程真是惠我惠國良多。

這些開創性任務,在學界亦多有口碑,因此常有其他大學的教授和行政人員前來請教,老師則傾囊相授。他說,與其他學校相比,台大的問題複雜多了,即使如此,掌握原則,弄清問題的關鍵就會比較容易解決問題。這在其他學校是類似的。

與陳老師的在桌旁聊天常很有收穫,分享他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交換學界的訊息並加以評論,希望政治人物多關注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育等,都是話題內容。我提出新聞觀點,對教育界的意見,他也表示對新聞界的期許,尤其是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新聞界應扮演好專業角色。我感受到陳教師真性情,他對教學與研究的執著,對台灣的熱愛,使得我因此不怕被嫌棄而經常打擾他。

在陳老師退休前我自以為是的寫了這些,感覺奇怪,更感到福氣,因為有幸有這樣好的一位好老師,好朋友。老師退休之後,我仍然會去向他請益,繼續談話,那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