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不寫專欄,寫民意論壇 朱敬一的新任務 -- 尋求共和

2011年4月發表
有一陣子未在媒體上讀到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的文章,不是因為他的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身分已交棒,而是自三月一日起成行政院政務委員,角色扮演從針砭時事轉換到推動政務。

接任剛過三十多天,在媒體上所看到朱敬一的第一篇文章,竟是為了設立國際醫療專區一案反駁葉金川教授的看法。葉與朱在媒體民意版先後各陳已見,現任政務委員對上了前衛生署長,朱有行政高層的充份授權,葉則是馬總統的醫療事務重要諮詢對象,專業與知名度各擅勝場,朱敬一院士為文為政策辯護,相當奇特。

任何人對政策有意見,都可提出看法爭取支持,這是透過溝通達到共識的過程。過去院士入閣者並不少,他們在官場的表現和其學術成就並不會成為必然的評價聯想。朱敬一就不同了,曾任中研院副院長,對各種議題多有深入觀察,專欄犀利。這樣多才能文的學者,會不會更容易出現學者從政可能罹患的官場適應不良症?因此外界有了「朱氏困境」(Chu’s Dilemma)的觀察,--學識成就高,文筆出色,了解時政,自信自負,一旦入朝為官,政策接受檢視,回應外界質疑,會不會「學優而仕憂」。

相關訊號始於三月底,中國時報陸續的新聞,社論,再加專題報導都提到國際醫療專區,說明計畫的重要性。朱敬一強調時間非常緊急,與大陸競爭,必須加速推動專區。接著四月七日,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在聯合報民意論壇指出,國際醫療,不設專區較可行。四月八日,民意論壇出現了朱敬一反駁葉金川的文章,認為專區最易管理,衝擊最小。論壇另搭配了一篇質疑政策的投書。

繼續,四月九日,十日,十一日每天都有學者或醫界人士在民意論壇提出意見。十日時,成大講座教授蘇仁益在論壇聲援葉金川;十一日,高克培醫師又在論壇不認同蘇益仁的觀點…。雖然論壇呈現內容與報社的來稿取材自有考量有關,仍值得注意國際醫療專區案的發展,而也透露了政策形成的較勁實錄。

朱與金對於醫療專區意見不同,就如各方對政府政策總有差異看法,本為普通事,但是這樣的身分與事件卻令人玩味。院士群中能如朱敬一,有學問又能動筆,除了幾位已七八十高齡的老院士外,很難找出第二者。結果,針對葉教授的文章,朱未假手他人,也不談葉提出的疑問該由何者來說明,就立即提筆回應(事實上,葉文末是就教衛生署)。朱相當負責,或許是他的一貫特色。但是看到後面又陸續出現文章,朱還是必須處理,只是大致無時間自己一一回應。

朱敬一接任科技政務委員後,科技政委的智囊組織科技顧問組同仁,讚佩這位效率高,行事積極的新長官,很有心領導出一番成就。雖然他對科技業務駕輕就熟,但真正挑戰的還是在如何落實政策。朱敬一很有概念的延攬了關鍵人物來推動藍圖,特別從台大請來機械系陳炳煇教授擔任科顧組執行秘書。陳炳煇專業是熱流,由於聰明且反應敏捷,近幾年亦投入研究生物晶片,並有多篇論文。機械系同仁讚譽陳教授是一位多方位,有策略的執行者,

陳炳煇的哥哥,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培哲,亦是中研院士,是宋瑞樓,陳定信院士之後的第三代研究肝炎的傑出學者。朱敬一若有陳培哲院士的支持,對推動生命領域的計畫更當有助益。

陳炳煇的弟弟陳東升教授,更是教育界及社會科學界的重量級人士。陳東升在1999年起,就和朱敬一併肩作戰。當年朱敬一任國科會人文處長,首度推動高中生人文和社會科學營,台大社會系的陳東升是主要執行人。人社營已邁入第十一屆,國科會眾多計畫中,推動高中人文科學營是特別值得鼓掌的一項。

陳炳煇三兄弟,分屬理工,生命和人文社會科學不同領域,彼此亦曾合作。三人與朱敬一各有互動場域,這些必然是他任科技政委的加分項目。另科顧組的兩位副執行秘書,專業為資訊科技創新和資訊管理領域,則應是考量推動資訊和數位科技產業任務需求,這些大致舖陳了朱敬一的人事佈局和任務企圖,迎戰科技新興產業。

回到國際醫療專區議題,各方發言者皆有其道理,包括從醫生的使命性觀點,重視本地醫生和病患權益;或者從經濟學觀點,估算市場爭取機會,且面對大陸競爭,必須思策留下人才,而且要快。這些論點並延伸到醫療的人文面與醫療的商業化爭議,及其他牽涉社會,法律,政治等複雜議題。到底該如何推動國際醫療專?目前只能說,決策固然要快,仍應有長遠且周延的眼光。

國際醫療專區爭議,只是開始,未來朱敬一肯定與外界還會有更多的對話,這是官場最難的必修學分。朱敬一曾說,「為學是一個坎坷、寂寞,「自我追尋」事理的過程;而從政則是一個在長官,部屬,政敵環伺的環境中,「尋求共和」的過程,兩者南轅北轍,恐怕難以兩全。」儘管如此,朱院士不願只是學術象牙塔的巨人,也要在政治運作有實戰經驗,親身探索學理與實務的鴻溝。他向來重視規畫,並說,「一位教授或研究員外出做官三年不接觸國內外學術期刊,他可以勉強接受;若是五、六年不接觸國內外尖端的學術著作,就應該辭去教職。」所以,三年,應是他承諾參與「尋求共和」,鑑賞外界意見紛陳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