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30 屆院士選舉,選後分析首部曲


中研院第30屆新院士出爐,恭喜和感謝是絕對要的,另一方面,慰勉落選學者並期勉再接再勵,也不應忽略。

觀察歷次院士選舉,雖然已有結果,院士名單亦產生後,外界多少有若干疑問,不過後來因未見追究,漣漪未見擴散。而隨著研究院的作風逐步走向「自我」和「封閉」,本次院士選舉過程更顯得不易理解,予人有吊詭感。有必要花些時間分析探討。目前,先就幾個簡單面向,思考本次院士選舉的奇異處。

數理組只選了七位新院士,少了些,明明就知道過去工程領域院士較難以在數理組中出線,為何未能有足額十名院士?空了三個名額,下屆院士將切分出工程組院士,這中間的說詞很「矛盾 」。

其次,選出的七人,嚴格說來,沒有一位是長期在台灣耕耘的本土學者。真的沒有一個可以和國外來的比嗎?美國工程學院院士比台灣的這幾位學者都優秀嗎?選出來會對台灣的科技發展有更大助益嗎?真的都未必。有機會拿到台灣比較多的研究經費倒是真的。數理組,好像是「不相干」的選舉?

生命組,美國科學院院士周芷高票當選,雖然晚了些,但合情,合理。看看上次,數理組的張聖容,拿到美國科學院士,仍然被徹底質疑其學術成就,幸獲一位大科學家支持,才在當選者中間名次過關,以此邏輯,那些拿到工程學院院士的學者同樣應被檢視。人的因素總是有的,但也太明顯了。

兩位台灣女科學家獎得主都成為新院士,數理組的周美吟和張美惠,周美吟相當順利,回來領導原分所沒幾年(可以參考本網站報導),第一次參選就當選,優秀。未來女性學者若要選中研院院士,可以先去敲女科學家獎的大門。

說到張美惠,學術和服務,不在話下,更要一提的是,上次是張美惠第一次參選,階段投票時得到28票,遠低於黃煥中41票,張子文39票,這次靠自己和支持院士的幫忙,跳蛙式超越二人而當選,可以供其他人參考。江安世的成就,顯示堅持和投入,終能成功。另外,中研院上上屆只有一位院內學者獲院士,上屆則有五位,今年則是一位都沒有,是「鐘擺效應」?

生命組七位新院士,五位在國外,兩位是台灣學者,還可以支持這樣的組成。

人文和社會組部份,八位候選人選出四位新院士,恰當比例。歷史領域是永遠的贏家,而曾永義教授的獲選,是實至名歸了。

不過,個人「打死也不相信」一件事,據說,落選的候選人陳弱水,是由余英時大師等提名,且是余大師的學生,助教,他最後得票竟然排名八名中的第六,且與第七名相去不多?陳弱水學術水準是在那兒嗎?當然不是!還是余老師大意了?那怎麼可能?余大師另有提名一位是李惠儀,第一高票當選。

這個人文與社會組的院士選舉,還真是「鬼怪」!看看誰能解釋一下!
中研院決定本屆開始不公佈候選人名單,你覺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