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關心台灣發展,繼續聞問院士會議 (上)


中研院院士會議已結束,仍有若干觀察可以提出分享。中研院成立於1928年,要期待她走的更遠,走的更好,應該持續聞問:院士們如何提出可以幫助台灣發展的建議?院士們如何選出卓越學者成為新院士?榮耀中研院院士價值。

事實上,現在應該要從與過往不太相同的角度看中研院士了,院士們提出的「院士平台」,是一個新的「參與」概念。借用院士們的不同專業,協助解決國內發展相關問題。所以,選舉新院士,不僅是研究院,或學術界的事了,亦關乎所有大眾。

本文先來談,對院士選舉的看法。次第從生命科學組,數理科學組和人文與社會科學組切入。

分子生物研究所,這次產生了兩位新院士,鄭淑珍和余淑美,並不讓人特別例外。分生所確實是在中研院內的幾所生命科學研究所中,研究陣容最整齊的研究所。有院內同仁指出,評估幾個生命科學領域中表現較出色的研究所,包括生物醫學研究所,基因體中心和分生所等。生醫所曾是最耀眼的研究所,也得到最多的經費支援,但目前似乎夾雜在輝煌與褪色中,相關資深院士的發言較不若過去那般具有「震撼性」的影響力。基因體中心,是中研院內當紅單位,多位國內和海外傑出院士在中心內設有研究室,重視學術研究,及應用和移轉,是中研院內推動產學合作最成功的單位。目前基因體中心仍在籌建相關研究軟硬體,積極延攬人才,擴大連絡生技研究和產業發展。

分子生物研究所,有優良的基礎研究。幾任所長均堅持採高標準延攬學者的傳統。同時,自分生所成立後,幾位旅外資深院士輪流投入領導研究和尋覓人才,樹立成功方程式。加上,過去幾乎很有機會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王倬院士,給予分生所多方支援。生命科學界多知曉,王倬具有卓越聲望,不輕易發言,但只要肯定某位研究人員,常一言九鼎,幾乎就會得到普遍認同。王倬是少數至今仍有很大影響力的資深院士。而在未來幾年內,分生所仍然會是研究院內生命科學領域的佼佼研究所。

有關生命組本次選出了第一位外科醫生院士,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魏福全,是一個突破,至於未來是否仍然會出現外科院士,因為有結構因素,很難說。不過,長庚醫療體系現已有人成為院士,必然會有漣漪效應。研判,下屆院士選舉,可能會再有一到兩位長庚醫療體系學者爭取提名。有一條線索,有一位院士指出,故去的長庚創辦人王永慶的二房公子王文祥(Walter Wang),目前是何大一院士主持的紐約洛克斐勒大學關係機構 (Affiliate of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愛倫戴爾蒙頓愛滋病研究中心 (The 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成員。另有一位長庚醫療體系學者,亦是長庚核心成員之一,則是洛克斐勒大學的知名學者,有這些關連性,長庚醫學系統在這次和未來的院士選舉中,難免不讓人思考可能的影響。

數理組部份,最重要的議題,首先是未來工程科學組若成立,有些相關問題會被提出。成立工程組,是因為想要與國內國科會數理和工程領域的分類接軌。自然處等同數理組,工程處則為工程組,兩組學者可各自確立評量模式。另一方面,由於過去中研院院士選舉名額限制,加上競爭者眾,不少傑出工程學者未能在數理組中成為院士,種種因素而推動成立工程組院士,目前應已確定這個決策。

擺在了眼前,未來工程組的競爭強度未必會因此而降低。因為,有更多的華裔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會加入競爭;有更多具大陸背景的留美學者會成為被提名者;有更多的工程領域的學者會躍躍欲試,例如核能,土木,化工等,意味更不容易選。所以,要想疏解過去競爭激烈的數理組選舉到工程組內,可能未必能如願。倒是,數理組競爭者或許可以得到鼓勵,選出較多的基礎研究科學家。
 
在成立工程組的話題上,院士選舉如何能肯定在國內投入多年的數理和工程學者,以及其他領域的學者?似乎更值得注意。這些學者在美國拿到博士,服務了幾年,或者根本就直接回國,就投入早年人才和經費皆貧脊的科研和教育行列,耕耘多年,貢獻巨大,並成為國內的頂尖者。但是,在院士選舉時,有些少數從國外回來的院士未能盱衡全局,用一、兩句話就忽略了他們的貢獻,實在令人「稱憾」。關於台灣今日的成果,到底誰該得到較多的掌聲?是「鮭魚」還是「吳郭魚」?當然都應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