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關心台灣發展,繼續聞問院士會議 (下)


談到這次選上的張聖容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一流學府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她經歷重重挑戰才成為了中研院士,這是難以令人不去注視的現象。張聖容,又為何不是由院士們來提名?亦不是由大學?而是由中華民國數學會提名,學界外的人不會注意這些事情,但對處於學術系統內的人士來說,這根本難以令人想像。看院士選舉,有些事,還真的令人感覺奇怪。

再看另一個話題,台南的成功大學,台灣一流學府,教授們經常得到研發肯定,但是為何推出的中研院院士候選人總是未受青睞?真的是因學術未達到評選?還是被低估了?這樣的結果,是否與成大相關的院士相對較少,不易在選舉程序中被突出?跨不過門檻,就難以進入桂冠大門,如此不斷發生「非良性循環」呢?

人文與社會組,看來單純,卻有其特有選舉文化。人文組最大的「狀況」,就是相對不夠多元,選舉院士亦有時呈現人為考量痕跡。也就是這個狀況,牽引出諸多影響人文和社會的發展效應。是好是壞?只能說由院士們概括承受,外人則難以多言。所謂「不夠多元」,從實際面來說明,以本次出席院士會議的人文組院士來說,歷史領域加經濟領域的院士就佔了近半,所以必然容易選出這兩個領域的新院士。至於,所謂人為考量,則是因應實情而有所「舉措」。不妨來看,在第二十七屆的當選人文組院士中,有兩位專研歷史,兩位經濟,共四位院士;第二十八屆新院士,則有三位歷史院士,一位社會與文化,共四位; 本次第二十九屆,有一位歷史,一位政治,兩位經濟。歷史與經濟學者常在院士選舉中露頭角,不是假的。有一位院士指出,由於情況明顯,有些院士不願其他領域學者質疑選舉的同質性,多只注意到自己的領域,因此特地「人為」的,鼓勵非歷史領域的學者,這雖然可以理解,但是卻為「非制度性」。

院士領域的集中化,除了影響新院士的產生趨向外,同時亦可能促使研究領域和學術活動產生「選邊效應」。熟悉院士選舉的人士表示,院士領域若過於集中和只為少數,都不是好事。從實際觀點說,前者更容易排擠其他領域學者,後者則可能為了掌控資源,忽視了同行學者,皆有不良後果。所以,應有妥善設計,讓各領域傑出學者都能得到肯定。

例如,之前的院士會議,曾有建議能增加藝術院士,但經過程序,並未通過,理由是考量「研究」,而非「創作」。這個結果,是可以想見。但是「創作」與「研究」無關嗎?提出增加藝術院士的建議者,應是想突顯藝術領域的學者難以成為院士的事實,藝術若有研究內涵,是否就能有被肯定為人文院士的機會?有人說,「秀才造反」,提出設立藝術院士的學者,若真有這樣的認定,就應繼續爭取,或讓大眾來討論。至於,文學,小說等領域學者,是否亦具有「研究」的本質?能不能來選院士呢?同樣可以討論。時代變遷,中研院院士選舉,是否也要與時俱進呢?

中研院尚表示,為了因候選人的曝光,可能造成當事者不必要困擾,考量以後不再公佈候選人名單,選舉院士後直接公佈當選人。有些人非常不以為然,因為成為院士候選人就是榮譽了,選不上院士,多因競爭激烈。選了多次才選上,亦才顯示院士的價值,根本不應去想候選人擔心的事。可曾聽過,提名角逐諾貝爾獎,後來未能獲選而感到困擾的問題嗎?應該對中研院的院士水準有信心,獲得提名就是榮譽,選了多次亦不用氣餒。有遺珠,才是一個有品質的選舉,而且水準要愈來愈高,當選率卻要愈來愈低。

也許有些候選人會在乎萬一落選時的顏面,不好意思。那請不要擔心,因為不少檯面上的學術大咖多曾在不同競爭中落選,不是問題。國外的諾貝爾獎得主申請研究計畫時,亦曾被拒絕過。有一位院士坦言,除非你得到過極高的榮譽,有極大的研究發現,要想一次就當選中研院院士,益發艱難了。
 
再舉例,如果不知道張聖容的提名和投票情形,又怎麼去理解整個院士選舉的結構?有沒有需要檢討?有些話題,唯有透過公開部份程序,才可以確保選舉的信用度和公平性。不公開,有時會造成難以及時處理的嚴重後果。

有關中研院院士選舉,還有不少可以討論的議題,待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