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在台大化學系館內,看到一群「吳郭魚」院士


事情就是這樣,在學界,無論你得到了諾貝爾獎,伍爾夫獎...等等後,總會有一個小小的聚會,你是得主,一定要參加,因為高興的不只你一位。最後通常是,請幾位系上教授聚聚,但有時會淡化主題,稍加低調,不用解釋為什麼要如此。

台大化學系今日就有這樣的一場「淡淡的聚會」,系上教授牟中原當選中研院士,有興趣的可以來聊聊天。到了現場,沒有紅茶,咖啡,只有紅酒和點心。還有一堆臉上擠滿笑容的老師和學生。

首先質疑,紅酒致意會不會有些「那個」? 細思這個邏輯,邀請大家來是談話敘舊的,請問你能夠喝幾杯茶?幾杯咖啡?話還要不要談哪?紅酒,可以幫助多說話,多感恩。一個人可以喝三、四杯,夠誠意的多喝點,這是一個「目標導向」的計畫,為增添喜賀之氣。

牟中原說,能當選真是運氣了。這是客氣話,但倒也有幾分真實。印象中,參選院士這回事,當此候選人在出任政務官後,能不久就當選院士者似乎還沒有過。牟中原稍早任國科會副主委,後來參選,前段的投票領先,但在正式選舉時出局。本次再獲提名,前段依然領先, 怕會重蹈覆轍...,幸好過關當選了,少見。

有牟院士的友人透露,牟教授本已止步參選念頭,不願再嚐試,這個心情很複雜(以後再談),但經頻頻鼓勵,終於點頭再來。

簡單說法是,有官職在身,多少要觸碰到刪減計畫或經費,可能因此得罪人,當離開官場被提名參選院士時,投票出現了狀況。幾位院士說,參選學者面對這樣的假設情境,先要有勇氣,而學術在那兒,再接再勵,總能過關 。

實況是,近年院士選舉競爭激烈,想參選一次就當選,除非你已在外已得大獎,或有震驚國際的突破,否則難呀!因此,耐心和信心,也成參選院士的要件。

多位與化學系相關的老師和彭旭明、王瑜、陳長謙、劉國平、林聖賢等院士都出席道賀。在中研院院士的名單內,台大化學系系友當選人數應為第一,這主要是化學系卒業者,除了在數理科學組內有眾多院士,另在生命科學組內也有不少化學系系友,這也當然會對提名新院士,以至能獲選有不小影響力。大約是「屬性循環」。

談話中,彭旭明院士是最欣慰的了,與牟老師共事多年,相知理解,他這次亦是推薦牟教授參選的院士們之一。其間,彭老師拿出一張三十年前的老照片,是彭旭明,王瑜和牟中原的合照。當年,彭院士於1976年學成歸國,牟院士於1978年返國,王院士於1979年歸國,三人在化學系內合影,算是「實驗組」。先後回到母校教書,後學術研究出色,陸續成為院士,在 serendipity 外,該還有一些互勉互勵吧 ! 這種典範值得傳承。


說到此,有人將這些早年學成後,不久就回國服務的老師稱為是「學界吳郭魚」,教研環境不佳,待遇有限,仍能孜孜於學術和教學,今日台灣能有良好的學術水平,「吳郭魚是否或許比鮭魚」更有可敬可佩的故事呢?這特別吸引人去觀察。

每每提到「學界吳郭魚」,都讓自己想到台灣心理學界泰斗劉英茂教授,八十六歲,仍在發表論文。問他為什麼?他說,搞學術「就是這樣」。以他的學術成就,院士當之無愧,不知該問誰?劉英茂的例子只是其一。

王瑜和彭旭明、牟中原決定接受邀請,三人再拍一張照片,作為「對照組」。要對照什麼呢?化學系?台大?國內學術界?大數據時代...,什麼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