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秉持 “開放”,改革才會有意義


院士會議第一天,院長選舉方式和評議會組成及運作的話題,果然成為焦點。雖尚未正式討論,卻也有多位院士表示意見。另有見到有院士在會場忙著提出新的簽名連署案,看法各異。

到底這些意見和提案會如何發展?今日才會見到交戰情形。是否有人會不滿決議而有更大動作?尚未可知。
  
時空轉變,中研院的院長選舉和評議會制度,已難理想運作,非改不可,問題是如何改革。

中研院是一個學術機構,任何意見應基於此本質來提出改革。無論過去是參考蘇聯或者法國的機構,其實已不是重點,擺在眼前的中研院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組織,動態的。無論怎麼討論,都很難說那一種結構改革最好。有時,還有出發點問題,個人理念問題等,扭曲了改革者或反改革者初衷。 

思考下,有幾個原則性觀點:改革不宜複雜化,免自添困擾;「直選」似簡單,卻有時吊詭;改革必須勇敢,否則難見突破;各研究所的所長完全儘量由所內推選產生(各所皆有咨議委員),院方不介入所長人事,以保持「當然評議員」的獨立角色;另外,「當然評議員」宜增加教育部長,科技部長,衛福部長,科技政委等和幾所大學的校長,以將評議會多元化,增添協調功能,亦不致淪為 “一言堂”。

過去,中研院有被評 “封閉和自賞”,有時被譏黑箱,影響其推動多項建言書和與外界合作成敵。應請相關行政首長及早介入研商政策,而不必然用邀請行政首長到研究報告 ,類為單向溝通模式。

當秉持 “開放” ,成為中研院的文化基因時,改革會比較會有實質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