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從張明熙教授團隊的技轉 肯定成大的學術成就



成功大學前兩天發佈新聞,醫學院生化所教授張明熙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成果,用以治療骨質疏鬆及關節骨流失-阻斷介白素20(Interleukin-20 ; IL-20)單株抗體,以美金1,330萬元(約新台幣四億元),技術移轉歐洲第二大藥廠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刷新台灣學術界技轉金額的最高紀錄。這不但是國內,亦是國際間新藥發展的重大訊息。

張明熙教授研究團隊研發成果技轉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的簽約儀式,在教育部長蔣偉寧的見證下,由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和丹麥諾和諾德公司代表Mr. Pierre Honore共同簽署。

黃煌煇校長表示,阻斷介白素20單株抗體是臺灣難得一見的世界級原創性發明研究,它不僅為醫療技術的學理建立一個新的里程碑,更是提高台灣在世界舞台的能見度,更重要的是張明熙教授的研究與新藥的研發,將對世界上4億骨質疏鬆的病人提供更佳的療效,對於世界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提昇產生重大影響及創造性的貢獻。

這則新聞令人驚訝和興奮。生醫技轉,尤其是新藥開發的門檻極高,台灣學術界和研究界的發展艱辛,突破有限,過去出色成果則多來自中研院和台大。中研院長翁啟惠和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張子文等均曾以高額技轉研發成果。這次成大張明熙教授團隊的成就,則是以國內學界最高金額技轉,而且與過去學界技轉對象不同,直接高額技轉給在全球有75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員工超過32,632名,銷售遍及190個國家的國際大藥廠,證明台灣的生醫研發水準和成大的研究能量。

還要一提,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50歲以上骨質疏鬆比例女性為30-40%,男性為15-30%,因此張教授的新藥,未來市場相當大,競爭藥品卻眾多,成大的研究能夠獲得國際大藥廠的肯定,更有難得意義。

張明熙教授於台大植病系畢業,進入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院取得免疫學博士後,前後在美國Genentech 和Amgen兩家知名生技公司從事新藥研發工作十二年,民國八十八年返台任教於成大醫學院,除專心培育生技人才外,並積極從事新藥研發,目前擁有二十項美國專利及許多世界各國專利,相當傳奇。

事實上,根據成大的最近統計指出,近年技轉案件為數可觀,包括製造所鄭芳田教授的虛擬量測技術,技轉予先知、台積電、奇美電子、茂迪等公司,技轉金約新台幣9,000萬元;生科院陳宗嶽教授降低飼料轉換率之方法,技轉大成長城、全興國際、日本廠商,技轉金新台幣3,500萬元;莊偉哲教授與台大符文美教授長效型抗癌生技蛋白候選藥物αvβ3組合蛋白拮抗劑,技轉予安成公司總金額約新台幣9,000萬元等,成果真的不錯。而此次張教授的技轉新聞發佈後,令人稱讚,若干人士接著指出,過去有關學術發展和技轉成績,多將視野集中於北部名校和中研院,成大多少被「忽略」了,很多科研評價、學術參與因此受到影響。

談到爭取重要學術榮譽,特別是提名參選中研院院士榮銜,相關人士認為,成大常常受困?多位成大傑出學者未能成為院士候選人。有院士說,多位被提名的成大教授學術水準很高,但是常因知名度不夠(因為不少院士是在國外,難以了解國內研究環境),或又多因是由成大校方提名(請其他院士協助提名有困難?)。在今年的院士選舉中,成大與其他院士共同提名了一位成大教授,結果四月間公佈名單中,該教授成為候選人。成大另單獨提名了四位傑出學者參選,卻均未能成為院士候選人,令人遺憾。此不得不令人覺得「是否成大的學術水準和教授成就被低估了?」或是「成大需要更多與學界和研發界的互動?」

從張明熙教授研究團隊的卓越成就,想到了這些景象。